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题寿师塔南轩》

焚修七十载,内外已圆成。
教相论因果,冥心契死生。
纸窗应自白,花砌本无情。
燕坐观浮世,谁非走利名。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描绘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生活的理解。 首句“焚修七十载,内外已圆成”展示了修行者七十年的精神修炼,已达到了内外一致的境界。这里的“圆成”表示修行已经完备,无所缺失。 接下来,“教相论因果,冥心契死生”描述的是修行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他们已经明白了因果报应的关系,对生死有了超脱的理解。他们冥想心灵,与生死达成和谐。 “纸窗应自白,花砌本无情”这两句借物言志,通过纸窗和花砌表达了修行者对于外界事物的冷静和超脱态度。纸窗虽白,却能够透过光线,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明镜,一切事物在心中都清晰可见。花砌虽美,但本身并无情感,象征着修行者对于世俗美的冷静看待。 最后,“燕坐观浮世,谁非走利名”这两句揭示了修行者对浮世纷扰的冷静观察。燕子静坐观看世间纷扰,而人们无非是为了名利而奔波。这也体现了修行者对于世俗追求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深思,通过修行者的视角展示了对于生死、因果、名利等问题的超脱理解,表达了他们对于内心修炼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寄题寿师塔南轩》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经历和情感有关**。何昌弼在面对寿师塔时,不禁感慨万分,因此写下了这首诗。他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寿师塔历史背景的赞美。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可能因史料缺失而不得而知。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建议到古诗文网站查询或请教语文老师。
诗词关键字: 利名 因果 自白
相关诗词
  • 1
    [明]
    二十余年抱死关,那来魂梦落青山。
    临行白骨无藏处,掷向金毛舌上安。
  • 2
    [宋]
    旧到乌回寺,相迎识短筇。
    重来已无迹,今去欲安从。
    春晓空啼鸟,岩枯吼夜龙。
    诸天围绕处,重听一楼钟。
  • 3
    [宋]
    皓月孤悬处,知师几驻筇。
    铁鞋虽踏破,只履觅无从。
    传法灯灯火,闻经处处龙。
    可怜狂醉客,夜坐谩搥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