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吴大帝庙》

曾将一剑定全吴,斗大祠庭泣楚巫。
故国神游应抚掌,芦花枫叶几年无。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历史人物的英勇形象和他的祠堂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和时代变迁的感慨。 首句“曾将一剑定全吴”,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英勇无敌的将军,他手持一剑,平定了整个吴国,展现了他的威武与英勇。这个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人对这个历史人物产生了敬仰之情。 次句“斗大祠庭泣楚巫”,转折到了现实的场景,描绘了祠堂的狭小和楚巫的哭泣。这里的“斗大”形象地表现了祠堂的简陋和狭窄,而“泣楚巫”则表达了诗人的感伤和悲慨。 接着,诗人通过“故国神游应抚掌”一句,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赞美。诗人认为,这位英雄人物的精神应该得到传承和赞扬,他的英勇事迹也应该被人们铭记在心。 最后一句“芦花枫叶几年无”,以景结情,通过对芦花和枫叶的描绘,表现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流逝,也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现实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和时代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敬仰、赞美和怀念之情。
创作背景
曾极的《吴大帝庙》的创作背景是他在南京谒拜吴大帝孙权庙时有所感而作的。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君主,他以雄才大略、知人善任而著名,使得吴国在江东雄踞一方,与曹魏、刘蜀相抗衡。曾极在参观孙权庙时,深感孙权的英明伟大,因此写下了这首词来颂扬他。
诗词关键字: 抚掌 芦花 故国
相关诗词
  • 1
    [宋]
    曾是东南第一王,眼看此地六兴亡。
    东缘有酒登京口,西为无鱼忆武昌。
    非复虎臣陪殿上,空余猩鬼泣祠旁。
    何年并建琅琊庙,共对淮山草木长。
  • 2
    [宋]
    曾是东南第一王,眼看此地六兴亡。
    东缘有酒登京口,西为无鱼忆武昌。
    非复虎臣陪殿上,空馀猩血泣祠旁。
    何年并建琅砑庙,共对淮山草木长。
  • 3
    [宋]
    人苦曹瞒虐,天悲驻禄终。
    山河分鼎峙,气象发江东。
    一旦墟京洛,弥年豢幼冲。
    炎精竟灰烬,紫盖出艨艟。
    长策资公瑾,雄才得吕蒙。
    招延师友义,继述父兄忠。
    旧府峨双阙,惊涛涌半空。
    风云龙虎势,日月帝王功。
    地力因时险,神谋与意通。
    屈伸思所济,逆顺审于衷。
    骏足嗤交货,灵牙耀即戎。
    同盟界函谷,独断保蚕丛。
    定霸葵丘劣,推心建武同。
    长沙兆生识,典午赖余风。
    战守遗踪在,登临四望中。
    陵迁成万古,世异想群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