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舟山》
六代兴亡貉一丘,繁华梦逐水东流。 操蛇神向山前笑,三百年前几度舟。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六朝兴亡的感慨。首句“六代兴亡貉一丘”用典,意谓六朝的兴亡就像北方的貉族,最终都归于一丘,即死亡和消亡。这句诗概括了六朝历史的兴衰更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
次句“繁华梦逐水东流”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六朝繁华消逝的遗憾和惋惜之情。六朝时期,金陵曾是繁华的都城,但最终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一切都如梦幻般地消逝了,只留下江水依旧向东流淌。
末两句“操蛇神向山前笑,三百年前几度舟”则运用了寓言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反思。“操蛇神向山前笑”,喻指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和神明对历史的变迁和人类的悲欢离合早已看破,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旁观着这一切。而“三百年前几度舟”则是指历史上的战乱和纷争不断,舟船来往频繁,暗含了人类历史的悲欢离合、兴衰更迭。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六朝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背景
**《覆舟山》是宋朝诗人曾极的作品,其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事件和金兵的入侵有关**。具体来说,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汴京沦陷,导致洛阳、汴京一带遭受战争灾害。曾极可能在此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覆舟山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危亡的担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与《覆舟山》相关的文献资料,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十里城壕尽是花,覆舟山下几人家。
日长知道游车倦,自汲新泉唤饮茶。
-
水国风高木叶霜,满舟山色入荒凉。
小孤残照收江左,大别寒烟锁汉阳。
新饭软炊菰米白,浊醪香泛菊花黄。
故乡千里空回首,云树茫茫鬓发苍。
-
嗣经字曰常,上饶人。
故姓璩。
身魁梧,多笑言,吟诗不辍。
面圆而紫色,人戏呼为蟹脐,王笑而应之。
博学多撰述,有《秋吟》八章,一时传之。
湖山迤逦接亭皋,前代遗踪有石壕。
别殿珮环归杞棘,修陵凫雁出蓬蒿。
台荒过午樵歌入,寺近经时梵铎高。
肠断覆舟山下路,年年春草似青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