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栖贤山访戴叔伦隐处》

峰列洪都秀,名贤隐此间。
乱烟横古木,啼鸟恋深山。
我亦寻诗到,人谁访戴还。
高吟今不见,流水自潺潺。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秀美的山峰,名贤隐居其间。古木参天,乱烟弥漫,啼鸟声声,深山幽邃。诗人寻访此地,感慨高吟已不见,只有流水潺潺。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首联“峰列洪都秀,名贤隐此间。”描绘了山峰秀美,名贤隐居的场景,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颔联“乱烟横古木,啼鸟恋深山。”通过对古木和啼鸟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深山幽邃的氛围。颈联“我亦寻诗到,人谁访戴还。”表达了诗人寻访此地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人世的喧嚣与繁忙。尾联“高吟今不见,流水自潺潺。”则通过流水潺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 整首诗意境深远,用词简练,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通过对比人世的喧嚣与繁忙,进一步凸显了自然山水的静谧与美好。
创作背景
根据所提供的知识,暂时无法直接给出《栖贤山访戴叔伦隐处》的创作背景。但是,可以了解宋代文人魏良臣创作这首诗时的一些可能的背景因素。 首先,可以考虑到时代背景。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雅士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隐逸文化在宋代也比较盛行,许多文人向往山林隐逸的生活。因此,魏良臣在访问戴叔伦隐处时,可能受到了这种时代背景的影响,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其次,可以考虑到个人背景。魏良臣本人也是一位文人,他可能对戴叔伦的隐逸生活有所向往,或者对戴叔伦的诗歌有所感悟。因此,在访问戴叔伦隐处时,他可能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通过诗歌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直接给出《栖贤山访戴叔伦隐处》的创作背景,但是可以考虑到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内涵。
诗词关键字: 古木 深山 流水
相关诗词
  • 1
    [清]
    李渤读书处,乃在栖贤谷。
    何年作招提,来寻惬幽独。
    僧舍如蜂房,高下傅山麓。
    云来汉阳峰,时就檐下宿。
    古寺无所有,修竹间乔木。
    野衲喜客来。
    欣然设茗粥。
    便欲置草堂,岩栖于此卜。
  • 2
    [宋]
    栖贤古招提,十里巨松阴。
    栋宇自隋氏,悠悠岁月深。
    唐人范生画,风雨欲剥侵。
    相传金仙趾,玉质存至今。
    星黑夜正午,异物为华灯。
  • 3
    [宋]
    冰瀑寒侵室,围鑪静话长。
    诗心全大雅,祖意会诸方。
    磬断危杉月,灯残古塔霜。
    无眠向遥夕,又约去衡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