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寒岩》
金玉其相一两花,遐心空为尔兴嗟。 山礬不用来修敬,只许江梅共一家。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含深意和情趣的诗,让我们逐句进行赏析。
首句“金玉其相一两花”,以“金玉”形容花的质地和色泽,显示出花的高贵与美丽。“一两花”则强调这是稀有的、珍贵的存在,类似于黄金和白玉那样贵重。此句诗人借助比喻的手法,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花的华美形象,同时也暗示了花的稀有与珍贵。
次句“遐心空为尔兴嗟”,“遐心”是指心思远大,“兴嗟”则是发出赞叹之声。此句表达了诗人看到这样的美花之后,不由得为之心动,发出赞叹。诗人的惊叹之情溢于言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与敬仰。
第三句“山礬不用来修敬”,“山礬”是一种普通的野花,诗人在此表示,虽然山礬也是花,但它的平凡无法与金玉质地的花相媲美,因此不配用来向这种珍贵的花表示敬意。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凸显了金玉花的尊贵与独特。
结尾句“只许江梅共一家”,江梅也是一种高贵的花,与金玉花有相似之处。诗人表示,只有江梅可以与金玉花相提并论,共享一家之荣。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金玉花的赞美,也展现了他对花卉世界的深入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金玉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仰。同时,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使得诗歌情趣盎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创作背景
《游寒岩》是宋朝诗人曾极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地理背景:寒岩是一处风景名胜,可能引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想要用诗歌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赞美。
2. 社会背景:宋朝时期,文学繁荣,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被广大文人雅士所喜爱和推崇。因此,游览名胜之后创作诗歌也是一种社会风尚。
3. 个人背景:曾极本人可能有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游览寒岩之后,被景色所触动,因此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综合性的,既包括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包括社会文化和诗人个人情感的投射。
相关诗词
-
-
雨洗炎威,秋磨霄汉。
风传{左禾右罢}稏香,鼓腹寒岩畔。
位转功回木马嘶,劫外不须重借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