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篱采菊图》
倒樽醉卧菊篱边,嘴段风流亦偶然。 要识先生独醒处,平生心事在寒泉。 |
作品赏析
|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世外高人的形象,表现了其超脱世俗、独醒自知的精神风貌。通过运用丰富生动的意象和象征,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一种清新高远、超然物外的意境。
以下是对诗句的具体分析:
首句“倒樽醉卧菊篱边”描绘了主人公潇洒醉卧的场景,既有菊花的隐逸象征,又有酒醉的放浪形骸,展现了主人公的超脱和放达。
次句“嘴段风流亦偶然”中,诗人以“嘴段风流”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的非凡气质和个性魅力,而“偶然”二字则表现出这种风流潇洒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
末两句“要识先生独醒处,平生心事在寒泉”则是点睛之笔,揭示了主人公“独醒”的精神境界和“平生心事”的所在。这里的“寒泉”象征着清心寡欲、洁身自好的品格,也表达了主人公对世俗纷扰的淡漠和超脱。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超脱世俗、独醒自知的世外高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清新高远、超然物外意境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出一种潇洒豁达、不拘一格的人生态度。
|
创作背景
**《题东篱采菊图》是宋朝诗人萧澥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菊花和隐逸文化有关**。菊花在古代中国被视为高雅、贞洁、隐逸的象征,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以菊花为题材进行创作。萧澥的《题东篱采菊图》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的,他通过描绘采菊的场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菊花的赞美之情。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诗歌鉴赏辞典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相关诗词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