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
日上觚棱照彩斿,西宫夜醮火初收。 沧池波色青门晓,长乐钟声碧树秋。 名岳采芝诸使出,中天筑馆万灵游。 汉家词客头将白,汾水年年望御舟。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西宫夜醮的盛况,展示了宫廷的气派和神秘氛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诗人将读者带入了这个充满魅力和神秘的世界。
首联“日上觚棱照彩斿,西宫夜醮火初收”,以日出和西宫夜醮的火光作为描绘的起点,既展现了宫廷的壮丽,又暗示了神秘肃穆的祭祀氛围。
颔联“沧池波色青门晓,长乐钟声碧树秋”,通过对池塘水波、青门晨光、长乐钟声和碧树秋色的描绘,进一步营造了宫廷的宁静、肃穆和庄重的气氛。
颈联“名岳采芝诸使出,中天筑馆万灵游”,描述了宫廷祭祀的盛况,诸使从名岳采来灵芝,中天筑馆以供万灵游览,进一步展现了宫廷祭祀的规模和庄重。
尾联“汉家词客头将白,汾水年年望御舟”,以汉家词客的白发和汾水边的眺望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的感慨,也展示了诗人对御舟出现、盛世再现的期盼。
整首诗词采华美,意象生动,通过对宫廷夜醮的描绘,展示了宫廷的神秘和壮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思考和感慨。
|
创作背景
《西苑》是明朝文学家欧大任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明朝皇家园林西苑的美景。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皇家园林的建设:明朝时期,皇家园林的建设达到了一个高峰,西苑作为其中之一,景色优美,建筑宏伟,成为了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
2. 文人对自然的向往:明朝文学崇尚自然,很多文人墨客喜欢游览名山大川,感受大自然的壮美,而西苑作为皇家园林,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了文人描绘的对象。
3. 诗歌创作的需要:欧大任作为明朝文学家,擅长诗歌创作,他通过游览西苑,感受到了其中的美景和氛围,于是创作了这首《西苑》,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综上所述,欧大任的《西苑》创作背景与皇家园林的建设、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以及诗歌创作的需要等方面密切相关。
相关诗词
-
谁谓相去远。
隔此西掖垣。
拘限清切禁。
中情无由宣。
思子沉心曲。
长叹不能言。
起坐失次第。
一日三四迁。
步出北寺门。
遥望西苑园。
细柳夹道生。
方塘含清源。
轻叶随风转。
飞鸟何翻翻。
乖人易感动。
涕下与衿连。
仰视白日光。
皦皦高且悬。
兼烛八纮内。
物类无颇偏。
我独抱深感。
不得与比焉。
-
宛转瀛洲带幔坡,<虫连>蜷玉蝀压银河。
广寒遥见空中树,太液微生雨后波。
云卷红妆千步障,风吹琼盖万年柯。
太平见说宸游简,驰道青青长薜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