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伏日姚唯之陆华甫董述夫见过》

官舍莺啼绿树阴,炎天步屟尔能寻。
楼前过雨山俱出,阶下生烟竹更深。
讲肆不妨开马厩,诗篇何必到鸡林。
酣歌气与秋空远,丹壑谁知静者心。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生机与静谧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首联“官舍莺啼绿树阴,炎天步屟尔能寻。”描绘了官舍的环境,黄莺在绿树成荫的地方啼叫,即便是炎热的夏天,诗人也能步行寻找这样的美景。这一联以动衬静,用黄莺的啼叫衬托出绿树的宁静,用炎热的天气衬托出诗人的清静。 颔联“楼前过雨山俱出,阶下生烟竹更深。”进一步描绘了景色,楼前雨后,山川更显清晰,阶下的竹子在烟雾缭绕中更显深邃。这一联通过对雨后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静谧的氛围。 颈联“讲肆不妨开马厩,诗篇何必到鸡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讲课的地方不妨开设马厩,写诗也不必非要到鸡林。这一联展现了诗人不受世俗束缚,自由洒脱的个性。 尾联“酣歌气与秋空远,丹壑谁知静者心。”最后以诗人的豪情壮志和静心修行的心境作结,豪放的歌声与秋天的天空相映成趣,而丹壑之美,又有谁能理解静心修行的人的心境呢?这一联既展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又表达出他内心的宁静致远。 整首诗通过对官舍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展现出他内心的宁静和洒脱不羁的个性。
创作背景
《伏日姚唯之陆华甫董述夫见过》是明代文学家欧大任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伏日(夏季最炎热的时候)接待姚唯之、陆华甫、董述夫三位友人来访的情景。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在炎热夏季中的惬意相聚。 明代是中国文学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极为丰富。当时,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和酬唱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的热爱。 总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明代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和酬唱风气,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友情的珍视。
诗词关键字: 马厩 诗篇 绿树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