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端午》

谁家解崇吐千瓶,丹墨交辉走百灵。
尽使跬蛇归药笼,又缠萧艾作人形。
安得彩丝十万丈,东南西北系飘零。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出了一个奇幻的世界,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首句“谁家解崇吐千瓶”以奇特的想象引人入胜,让人不禁想象这千瓶之中藏着怎样的神秘力量。次句“丹墨交辉走百灵”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色彩和动态的敏锐感受,丹墨交辉的形象既鲜明又生动,百灵的奔走则让整个画面充满了活力。 接着,“尽使跬蛇归药笼,又缠萧艾作人形。”这两句诗中的意象更加独特,诗人巧妙地以蛇和萧艾为元素,描绘出了一幅既神秘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而“安得彩丝十万丈,东南西北系飘零。”则以宏大的气势结尾,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意象丰富,语言生动,充满了奇幻色彩。诗人以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未来的热切期待。
创作背景
周承勋的《端午》诗,创作背景与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有关。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相传这个节日与屈原投江有关。屈原是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他因忠诚于国家而遭谗言被贬,最终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设立了端午节。 在宋代,端午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典和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因此,周承勋的《端午》诗,很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旨在抒发诗人对于屈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以及对于国家兴亡和民族精神的思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辞典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诗词关键字: 人形 百灵 飘零
相关诗词
  • 1
    [宋]
    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干。
    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
    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
    人间正礻半暑,天上绝清凉。
    九夏清斋奉至尊,消除疠疫去无痕。
    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长萦尧母门。
    纨扇新裁冰雪余,清风不隔纻罗疏。
    飞升漫写秦公子,荣谢应怜汉婕妤。
    渺渺金河入禁垣,渐台雨过碧波翻。
    共传太液龙舟稳,不似南方竞渡喧。
  • 2
    [唐]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 3
    [唐]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