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
四海常为客,三春却倦游。 能飞归不得,虽去有何求。 故国千年恨,行人万里愁。 年来风过耳,无泪与君流。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的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无奈感慨。
首联“四海常为客,三春却倦游”,以四海为家,表现出诗人的漂泊无定。而“三春”则表达出时间的流逝,使诗人游宦生涯感到厌倦。
颔联“能飞归不得,虽去有何求”,用了比喻手法,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苦闷。虽有飞翔的能力,却无法归去,即便离去,也无所追求,凸显出诗人内心的迷茫。
颈联“故国千年恨,行人万里愁”,通过对故国和行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思乡之情和漂泊之苦。
尾联“年来风过耳,无泪与君流”,以年来风吹过耳,无泪与君流,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经历风雨,已经无泪可流的坚强形象。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漂泊不定、思乡之苦的人生感悟。
|
创作背景
周承勋的《杜宇》创作背景与杜鹃鸟的传说有关。杜鹃鸟在古代传说中是一种悲鸟,相传是蜀王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时节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昼夜不止,一直啼叫得嘴边淌出血来。此刻,诗人耳边似乎响起了杜鹃鸟的蹄叫声,一声声地呼唤他归去。诗的一、二联,形成自然的对仗,从写法上看,先写“倦游”,后写“不归”,由事及情,显得婉转含蓄。
相关诗词
-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雨。
-
直弦不似曲如钩,自古圣贤多被囚。
命有死时名不死,身无忧处道还忧。
可怜杜宇空流血,惟愿严颜便斫头。
结束长编犹在此,灶间婢子见人羞。
-
落日千山啼杜宇,送得归人,不遣居人住。
自是精魂先魄去,凄凉病榻无多语。
往事悠悠容细数,见说他生,又恐他生误。
纵使兹盟终不负,那时能记今生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