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赤松宫(今兰溪县之赤松山。王初平亦称赤》

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
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
双鹤冲天去,群羊化石眠。
至今丹井水,香满北山边。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松树林间的庙宇,表达了作者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 首联“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作者以“松老”形容松树苍劲古老,以“赤松原”点明地点,展现了一片古老的松树林。接着用“松间庙宛然”描述松树间有一座庙宇,整个景象显得神秘而肃穆。 颔联“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作者表达了人生有亲情羁绊,难得与神仙共游的遗憾。这里也暗含了对超脱尘世、飞升仙界的向往。 颈联“双鹤冲天去,群羊化石眠”,作者以“双鹤冲天去”描绘出仙鹤翩翩起舞、冲向蓝天的生动景象,以“群羊化石眠”形容羊群安静休息,仿佛化为石头。这两句诗充满动感,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尾联“至今丹井水,香满北山边”,作者以“至今丹井水”呼应首联的“松老赤松原”,表明这片古老的松树林和庙宇依然存在。而“香满北山边”则描述了这片区域香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整首诗意境高远,文字优美,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创作背景
《题赤松宫》这首诗是宋朝诗人舒道纪所作,描述了兰溪县的赤松山,这里也是道教传说中的仙人王初平(也称赤松子)的修炼之地。创作背景可能如下: 1. 诗人游览赤松山,被其自然景色和道教文化所吸引,产生了创作的冲动。舒道纪可能对道教文化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赤松山和王初平的敬仰和赞美。 2. 诗人可能想通过描绘赤松山的美景和神秘气息,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与神仙世界的情感。在古代,许多诗人喜欢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总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游览赤松山时的所见所感、对道教文化的兴趣以及对自然与神仙世界的向往有关。
诗词关键字: 井水 化石 神仙
相关诗词
  • 1
    [先秦]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
    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凄而增悲。
    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
    内惟省以端操兮,还应正气之所由。
    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风兮,名
  • 2
    [魏晋]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炎欠]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 3
    [魏晋]
    华阴山,自以为大。
    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
    吹我洞箫,鼓瑟琴,何訚訚!
    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
    玉女起,起舞移数时。
    鼓吹一何嘈嘈。
    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乘云驾龙,郁何务务。
    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西王母侧,神仙金止玉亭。
    来者为谁?
    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
    乐共饮食到黄昏。
    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