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灵瑞观》
            
            
            
澄心坐清境,虚白生林端。 夜静笑声出,月明松影寒。 绛霞封药灶,碧窦溅斋坛。 海树几回老,先生棋未残。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充满禅意的诗。诗人以清心静坐的姿态,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清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深热爱与向往。
“澄心坐清境,虚白生林端。”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清心静坐,进入清静之境,心灵空明如虚白,仿佛置身于树林的顶端,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一体,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夜静笑声出,月明松影寒。”这两句诗以夜静、月明、松影寒等意象,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清冷,笑声的出现更是突显了寂静,给人一种空灵、幽静的感觉。
“绛霞封药灶,碧窦溅斋坛。”这两句诗色彩鲜明,绛霞、碧窦的描绘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同时,药灶与斋坛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
“海树几回老,先生棋未残。”这两句诗以海树几回老喻示时间的流逝,而先生棋未残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无论时光如何流转,生活依然充满乐趣。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禅意与生活哲理,让人读后心生宁静,仿佛也置身于那清静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 
             
创作背景
  
 《兰溪灵瑞观》是宋朝诗人舒道纪的诗作。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社会历史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道教和佛教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因此,道观和寺庙的建设和维护在当时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这可能促使了诗人去参观兰溪的灵瑞观,并写下了这首诗。
2. 个人经历:诗人舒道纪本人可能对道教或佛教有一定的信仰或兴趣,因此参观了灵瑞观并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3. 地理背景:兰溪位于浙江省,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灵瑞观作为当地的一个道观,可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吸引了诗人的目光。
综上所述,《兰溪灵瑞观》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诗人的个人经历以及兰溪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有关。
            
			
            
        
            
                相关诗词
                
 
 -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 
           
                        
                        
                        
                            
                            
                           绿杨眠后拕烟穗。
日长扫尽青苔地。
香断入帘风。
炉心檀烬红。
兰溪修祓禊。
上巳明朝是。
不许放春慵。
景阳临晓钟。
                        
                         
                        
                                                    
                         
            
    
 
 - 
           
                        
                        
                        
                            
                            
                           客路兰溪上,孤舟五月余。
波回石骨迥,沙响竹根虚。
腥触鸬鹚起,香传菡萏初。
东归书一纸,细语欲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