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堂》
大智西归不肯回,只今莲社喜重开。 会中独有遗民在,十五年间两度来。 心地白莲俱有种,要须功德水方开。 因师一语千花现,人各始知来处来。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刻内涵的诗,表达了对智慧、开悟和人生来处的思考。
首句“大智西归不肯回”展示了诗人的深沉感慨,传达出一种智者不恋尘世,一心向道的精神风貌。
“只今莲社喜重开”则寓言着一种精神或智慧的传承,莲社在这里象征着一种高尚的精神团体。
“会中独有遗民在,十五年间两度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智慧和开悟的追求,虽然时间流逝,但遗民仍在,依然坚守着寻求智慧的道路。
“心地白莲俱有种,要须功德水方开”这两句则寓言着人心的本质,每个人都有可能开悟,但需要功德的滋养,就像白莲需要水的滋润一样。
最后“因师一语千花现,人各始知来处来”则是表达了因师启悟,人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来源和归宿,就像千花绽放一样,开悟的瞬间,万象皆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对人生、智慧和开悟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洞察。
|
创作背景
**《白莲堂》是宋朝诗人孙邦创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白莲堂这个特定的场所及孙邦个人的心境有关**^[2]^。白莲堂可能是一个具有独特氛围和意义的场所,给孙邦提供了创作的灵感^[1]^。同时,孙邦在创作此诗时可能心境宁静,对白莲堂的环境和景物有深入的体验和感受^[2]^。他还可能想要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白莲堂这个场所的赞美和喜爱,以及对自己心境的描绘和表达^[1]^。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与《白莲堂》相关的诗歌鉴赏书籍或论文,以获取更深入的分析。
相关诗词
-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
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
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
慧刀挥处人头落。
虹霓万道冲云脚。
灭尽我人心。
何劳向外寻。
白莲生火里。
法忍无生死。
忍辱两皆空。
龟毛兔角同。
-
闽地高僧楚地逢,僧游蛮锡挂垂松。
白云逸性都无定,才出双峰爱五峰。
高僧不负雪峰期,却伴青霞入翠微。
百叶岩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
风生碧涧鱼龙跃,威振金楼燕雀飞。
想得白莲花上月,满山犹带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