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饮翁常之宅分韵得友字》

杖屨随春风,邂逅得良友。
行行西域道,触目尽花柳。
还步过苑茨,交欢亦何有。
东邻颇好事,邀我意良厚。
南窗竹风凉,更命新醅酒。
巴醉何足辞,期此百年久。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清新洒脱,又略带醉意的感觉,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情,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以及洒脱自在的人生态度。 “杖屨随春风,邂逅得良友。”诗人拄着手杖,踏着春天的风,偶然遇到了好友。这种邂逅充满了诗意和惊喜,也展现了诗人随和、自然的生活态度。 “行行西域道,触目尽花柳。”行走在西域的大道上,满目都是花红柳绿,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这两句诗描绘了美丽的春色,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还步过苑茨,交欢亦何有。”诗人与友人漫步在花园里,彼此相交欢乐。这种欢乐来自于与友人的相处,也来自于对自然和生活的享受。 “东邻颇好事,邀我意良厚。”东边的邻居非常热情好客,邀请诗人去他家做客。这表现了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南窗竹风凉,更命新醅酒。”在南窗下,竹风吹来,清凉宜人,诗人与友人便叫下人摆上了新酿的酒。这两句诗描绘了舒适的生活场景,也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洒脱和豪爽。 “巴醉何足辞,期此百年久。”巴地的酒醉人又何须推辞,只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够长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也展现了他洒脱自在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美丽的春色、与友人的欢乐相处、邻里的友好关系以及舒适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以及洒脱自在的人生态度。同时,通过与友人的相交欢乐,也表达了友情的深厚和珍贵。
创作背景
《饮翁常之宅分韵得友字》是宋朝诗人陈岘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是一次与朋友在翁常家中的聚会。他们一边饮酒一边作诗,为了增加诗作的趣味性,他们决定按照韵脚来作诗,每个人都要在诗中使用同一个韵脚。在这个场合,他们选择的韵脚是“友”字。这样的诗歌创作方式,既有一定的规则和挑战性,也能够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由于具体的历史记载并不详尽,我们无法获知更多具体的创作背景。但是,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诗人们常常通过这样的诗酒聚会,来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来锤炼自己的诗才。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可能因历史资料不足而无从考证。
诗词关键字: 花柳 交欢 触目
相关诗词
  • 1
    [明]
    开尊谁是主,但饮不须疑。
    密坐皆无次,同来似有期。
    谿山留客易,风雨下楼迟。
    别后还相忆,梅花怅满枝。
  • 2
    [先秦]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3
    [元]
    心狂意乱歌迷酒惑。
    损伤三魂七魄。
    不顾危亡,一向贪恋财色。
    追陪花朋酒友,便联镳、夸*玉勒。
    宴赏处,向笙歌丛里,卖弄俊格。
    纵有石崇富贵,这朱颜绿鬓,怎生留得。
    止是行尸走骨,呆老九伯。
    时间荣华虽好,奈无常之事怎测。
    如省觉,做修持,非凡宾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