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不见白云万顷还去,来去谁能留得住。 去处放他秋月明,来时寒破太虚路。 等闲为雨复为晴,玄空一点元青青。 道人何异白云意,此心了然游杳冥。 |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自然意趣的诗。诗人通过对白云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飘逸、自由与变化无常,以及修道人心境的清静、超脱与杳冥。 首句“君不见白云万顷还□去”,以白云的飘荡不定,形象地展现了生活中的种种变化。而“来去谁能留得住”一句,则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一切都在不断变化,无法固定。 接着,“去处放他秋月明,来时寒破太虚路”,诗人通过对白云去处与来时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的韵律与节奏。白云的去处,有秋月照亮;来时,则破开了太虚的路。这两句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 “等闲为雨复为晴,玄空一点元青青”,诗人再次以白云的变化,寓言人生的无常。白云可以轻易地从雨转为晴,而天空的那一点青色,则代表了宇宙的本源,也即道的体现。 最后,“道人何异白云意,此心了然游杳冥”,诗人通过白云的形象,展现了道人的心境。道人的心如同白云一样,飘然不定,游荡于杳冥之中,对世事有了超脱的理解。这也是诗人对于修道人生态度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白云的描绘,寓言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同时也展现了修道人的超脱心境。诗歌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充满了哲理与自然意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