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白云歌赠白云道人》

君不见白云万顷还去,来去谁能留得住。
去处放他秋月明,来时寒破太虚路。
等闲为雨复为晴,玄空一点元青青。
道人何异白云意,此心了然游杳冥。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自然意趣的诗。诗人通过对白云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飘逸、自由与变化无常,以及修道人心境的清静、超脱与杳冥。 首句“君不见白云万顷还□去”,以白云的飘荡不定,形象地展现了生活中的种种变化。而“来去谁能留得住”一句,则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一切都在不断变化,无法固定。 接着,“去处放他秋月明,来时寒破太虚路”,诗人通过对白云去处与来时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的韵律与节奏。白云的去处,有秋月照亮;来时,则破开了太虚的路。这两句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 “等闲为雨复为晴,玄空一点元青青”,诗人再次以白云的变化,寓言人生的无常。白云可以轻易地从雨转为晴,而天空的那一点青色,则代表了宇宙的本源,也即道的体现。 最后,“道人何异白云意,此心了然游杳冥”,诗人通过白云的形象,展现了道人的心境。道人的心如同白云一样,飘然不定,游荡于杳冥之中,对世事有了超脱的理解。这也是诗人对于修道人生态度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白云的描绘,寓言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同时也展现了修道人的超脱心境。诗歌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充满了哲理与自然意趣。
创作背景
《白云歌赠白云道人》的创作背景与作者连久道寻访道士的经历有关。在寻访过程中,作者描绘了山路、白云和人家的景象,通过描写道士居处的静谧幽深,暗示道士外出,寻访未果,最终产生了惆怅和愁闷之情。因此,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士的仰慕和追寻,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上一首
《晚坐》
诗词关键字: 杳冥 了然 道人
相关诗词
  • 1
    [现代]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 2
    [唐]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 3
    [唐]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