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泽亭》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湖中钓鱼的隐士形象,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首句“荷笠扁舟上”描绘了隐士的形象,他身着斗笠,乘坐一叶扁舟在湖中漫游。这种形象给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感觉。
次句“持纶巨泽中”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行为,他在湖中钓鱼,手持钓竿,专注于捕鱼。这种情景表现出隐士远离喧嚣,专注于自然的生活方式。
末两句“无劳问名字,便是此亭公”则是诗人对隐士的赞美和尊重,不需要询问他的名字,他就是这里的主人。这两句诗表达出诗人对隐士高尚品质和生活态度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生动地描绘了一个隐士的形象和生活方式,表现出诗人对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赞美。
|
创作背景
**《笠泽亭》是宋朝诗人刘嘉谟所作,此诗的创作背景与范蠡相关**。范蠡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帮助勾践灭吴后,为了避免勾践的猜忌,决定功成身退,弃官经商。他后来定居于宋国的陶丘,称为“陶朱公”,成为一代商圣。刘嘉谟在游览笠泽亭时,想到范蠡的事迹,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想了解更多,建议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
相关诗词
-
笠泽沿回十五年。
亲知情义日堪怜。
偷见三顾吾何有,俗士群讥自省愆。
聊复尔,岂其然。
田翁轻慢牧童颠。
乃知造物深相与,急使江湖棹去
-
步屟春风里,翛然忘世情。
闲门无客到,载酒泛江行。
雨过山如染,潮回水自生。
鸥沙割千顷,梦不到承明。
-
夜深结网一灯红,吹笛邻舟搅睡浓。
雪夜月,雨晴风,都是渔家一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