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公祠》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歌颂了一位博学多才的儒者,称其为“江东孔子儒”,表现了诗人对这位儒者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寻访遗庙、与老稚名呼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儒者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以及儒者文化的传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首句“博洽倾当世”表明了这位儒者的博学多才和倾倒当世的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位儒者的钦佩之情。次句“江东孔子儒”则是诗人对儒者的高度评价和赞誉,将其比作孔子,表明了儒者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在颔联和颈联中,诗人通过描写寻访遗庙和与老稚名呼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儒者在民众心中的地位。荒墟上的遗庙,老稚名呼的场景,都表现了儒者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广泛传承。同时,这些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生动,意境深远,通过赞美儒者和描绘场景,展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敬仰和思考。
|
创作背景
《顾公祠》是宋朝诗人刘嘉谟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顾炎武相关。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刘嘉谟在顾炎武去世后建祠纪念他,并写下了《顾公祠》这首诗,表达了对顾炎武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相关诗词
-
林壑八年闲,吟残山色。
无处烟霞不相识。
真欢清福,举世谁人曾得。
天教分付与,云庄客。
万里侯封,九华仙伯。
未必情浓似吾适。
扁舟风月,好景初无今昔。
遐龄原不在,餐松柏。
内张文忠公祠。
碑额最上层刻张养浩自寿词,草书。
下题八分书七聘堂记四字,记文,正书,苏天爵撰。
碑阴有虞集五言古诗一首。
词综补遗卷十八又录张养浩行香子一叶舟轻一首乃东坡词之误
-
胜花时。
临风渺予思。
厌春妍、红娇绿姹,铅花只恁轻施。
湿模糊、难描树影,白**、尽改松姿。
裙溅冰泥。
鞋翻粉印,浣纱人倦洗胭脂。
青山老、丹移玉井,何处葛公祠。
断桥外、频催画桨,误击琼枝。
忆当年、阿苏小小,鸾箫能品参差。
紫云娘、双歌献酒,绿蓑翁、独钓成诗。
楼殿摇空,管弦作市,乐天有句寄微之。
观未足,朱帘尽卷,情怕雨丝丝。
谁呵手、戗金红上,装个狮儿。
-
将军结发事先朝,百战山河血未销。
总说霁云能慷慨,兼闻去病最嫖姚。
烟尘剑戟迷秋峒,风雨旌旗落莫潮。
自古英雄须庙食,精灵何待《楚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