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送南士还天朝(二首)》
弱龄有遐想,栖迟在丘壑。 玩世笑东方,隐几师南郭。 中年来城市,误为簪组缚。 谁言珥彤管,素志非黄阁。 公子稽山秀,为说稽山乐。 万壑夹崖流,千岩当镜落。 天台与雁宕,相峙对冥莫。 所恨天一方,不得凌垠崿。 尚冀通关梁,东南骋行脚。 徘徊云门寺,携手翔寥廓。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束缚,以及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诗人在年轻时就有隐居山林的想法,但是中年之后却被城市的繁华所束缚。他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内心并不满足于这种生活,而更加向往自然的山水之乐。
诗人通过稽山、天台、雁宕等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向往之情。他希望能够摆脱现实的束缚,去游览东南的名山大川,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寥廓。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同时,诗歌的语言流畅优美,富于韵律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才华。
|
创作背景
《平壤送南士还天朝(二首)》是明朝文人许筠创作的一组诗。其创作背景主要涉及明朝与朝鲜半岛的关系,以及诗人与朝鲜文人之间的友谊。
**历史背景**:明朝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保持着密切的政治、文化联系。朝鲜作为明朝的藩属国,经常派遣使者到明朝进行朝贡和交流。同时,也有许多朝鲜文人到中国学习、交流,与明朝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诗歌背景**:这首诗是许筠在平壤送别一位名叫南士的朝鲜友人回朝鲜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中朝两国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综上所述,《平壤送南士还天朝(二首)》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明朝与朝鲜半岛的政治、文化联系,以及诗人与朝鲜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相关诗词
-
平壤城北路偏赊,满目烟波日又斜。
且向尊前惜欢笑,马头开遍海棠花。
-
新来酒户。
想胜看花处。
带得春行平壤路。
同笑同歌同住。
滦阳却近山家。
芒鞋夜夜丹霞。
流水落花归思,苍烟白石生涯。
-
公子中州彦,缅邈青云姿。
诗情敌谢朓,赋笔凌左思。
慷慨请长缨,万里东海涯。
壮志未劘罍,归骖忽西驰。
箕郊尚秋热,行李多险巇。
知音既云稀,况复将远离。
长路漫浩浩,念之涕双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