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夏逢友人》
一别同袍友,相思已十年。 长安多在客,久病忽闻蝉。 骤雨才沾地,阴云不遍天。 微凉堪话旧,移榻晚风前。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的感慨,主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后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联“一别同袍友,相思已十年。”,开门见山,突出了诗人与友人离别之久,相思之深。用“十年”这个时间跨度,强调了思念的深沉和时间的流逝。
颔联“长安多在客,久病忽闻蝉。”,诗人通过“长安多在客”表达了自己客居他乡的状态,而“久病忽闻蝉”则传达出诗人在病中忽然听到蝉声的惊喜。
颈联“骤雨才沾地,阴云不遍天。”,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天气的变化无常,也隐喻着人生的起伏不定。
尾联“微凉堪话旧,移榻晚风前。”,在这里,诗人用“微凉”形容适宜交谈的气候,用“移榻晚风前”描绘了与友人交谈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重逢后的喜悦和欣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生活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的才情和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使人读后深受感动。
|
创作背景
《晚夏逢友人》是唐代诗人杨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晚夏遇到友人时的所感所想。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和友人的一次偶然相遇有关,或者在某个夏日的傍晚,作者与友人共同感受到了夏天的宁静与美好,因此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很多时候并不能够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答案,因为诗歌往往源于生活中的细微感受和情感,而这些感受和情感又常常难以明确地追溯到具体的事件或背景。因此,我们在欣赏诗歌时,更多地是去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而非去探寻其具体的创作背景。
相关诗词
-
忝职畿甸淹,滥陪时俊后。
才轻策疲劣,势薄常驱走。
牵役劳风尘,秉心在岩薮。
宗贤开别业,形胜代希偶。
竹绕清渭滨,泉流白渠口。
逡巡期赏会,挥忽变星斗。
逮此乘务闲,因而访幽叟。
入来殊景物,行复洗纷垢。
林静秋色多,潭深月光厚。
盛香莲近拆,新味瓜初剖。
滞拙怀隐沦,书之寄良友。
-
秦相驾群材,登临契上台。
查从银汉落,江自雪山来。
俪曲亲流火,凌风洽小杯。
帝乡如在目,欲下尽裴回。
-
登览值晴开,诗从野思来。
蜀川新草木,秦日旧楼台。
池景摇中座,山光接上台。
近秋宜晚景,极目断浮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