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浪淘沙·师指炼金丹》

师指炼金丹。
牢锁金关。
工夫进火莫交闲。
向己澄心观内景,闪电眉间。
妙用在泥丸。
神思难看。
愚迷不悟隔千山。
悟即如同观返掌,出世何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道教炼丹的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炼丹的过程和境界。 首句“师指炼金丹”,表明了诗人正在接受道士的指导,学习炼金丹之术。“牢锁金关”是指炼丹时需要紧闭炉门,保持炉内的高温和高压,以使金丹能够炼成。 “工夫进火莫交闲”强调了炼丹需要不断加热,不能中断,以保持炉内的温度和压力。同时,这也反映了炼丹需要耐心和细心,不能急于求成。 “向己澄心观内景,闪电眉间”描述了炼丹时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以观察炉内的变化。眉间闪电则形象地表现了炼丹时的神秘和内力的运转。 “妙用在泥丸”是指炼丹的关键在于泥丸,即炉中的金丹。而“神思难看”则表明了炼丹的过程难以用言语形容,需要亲身体验。 “愚迷不悟隔千山”强调了如果没有悟道,则难以理解炼丹的真谛。而“悟即如同观返掌,出世何难”则表明一旦悟道,炼丹的过程就会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可以出世脱俗。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炼丹的过程和境界,同时也传达了道教的思想和精神。
创作背景
《浪淘沙·师指炼金丹》是宋代诗人宋先生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宋代,道教和佛教盛行,许多文人雅士都喜好炼丹修道,追求长生不老之境。同时,宋代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感情、抒发内心感慨的重要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浪淘沙·师指炼金丹》这首词应运而生。 具体来说,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宋先生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信仰有关。他可能是一位对道教炼丹修道之术有着浓厚兴趣的文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炼金丹的追求以及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同时,这首词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气和潮流,即许多人都希望通过修炼道术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总之,《浪淘沙·师指炼金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宋先生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信仰密切相关,是宋代文人雅士对炼丹修道之术的一种表达和向往。
诗词关键字: 泥丸 内景 神思
相关诗词
  • 1
    [唐]
    周行独力出群伦,默默昏昏亘古存。
    无象无形潜造化,有门有户在乾坤。
    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
    此道非从它外得,千言万语谩评论。
    通灵一颗正金丹,不在天涯地角安。
    讨论穷经深莫究,登山临水杳无看。
    光明暗寄希夷顶,赫赤高居混沌端。
    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圣弗为难。
    落魄红尘四十春,无为无事信天真。
    生涯只在乾坤鼎,活计惟凭日月轮。
    八卦气中潜至宝,五行光里隐元神。
    桑田改变依然在,永作人间出世人。
    独处乾坤万象中,从头历历运元功。
    纵横北斗心机大,
  • 2
    [唐]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
    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斋戒兴功成九转,定应入口鬼神惊。
    功满来来际会难,又闻东去上仙坛。
    杖头春色一壶酒,顶上云攒五岳冠。
    饮酒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
    先生去后身须老,乞与贫儒换骨丹。
    碧潭深处一真人,貌似桃花体似银。
    鬓发未斑缘有术,红颜不老为通神。
    蓬莱要去如今去,架上黄衣化作云。
    任彼桑田变沧海,一丸丹药定千春。
    炉养丹砂鬓不斑,假将名利住人间。
    已逢志士传神药,
  • 3
    [唐]
    目前咫尺长生路,多少愚人不悟。
    爱河浪阔,洪波风紧,舟船难渡。
    略听仙师语,到彼岸,只消一句。
    炼金丹换了,凡胎浊骨。
    免轮回,三涂苦。
    万事澄心定意,聚真阳、都归一处。
    分明认得,灵光真趣,本来面目。
    此个幽微理,莫容易,等闲分付。
    知蓬莱自有,神仙伴侣。
    同携手,朝天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