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楝花》

绿树菲菲紫白香,犹堪缠黍吊沉湘。
江南四月无风讯,青草前头蝶思狂。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生机和色彩的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首句“绿树菲菲紫白香”,通过运用色彩和嗅觉的描绘,展现了春天树木花繁叶茂、花香四溢的景象。“菲菲”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花香四溢,“紫白”则描绘出花的颜色,既有紫色的神秘和高贵,又有白色的纯洁和清雅。 次句“犹堪缠黍吊沉湘”,运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和敬仰。“缠黍”是指用黍米做成的线,用来象征对先人的怀念,“吊沉湘”则是指对沉入湘江的屈原的祭奠,表达了诗人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江南四月无风讯”,通过对江南春季气候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宁静和祥和氛围。“无风讯”表现了江南春天的平静,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最后一句“青草前头蝶思狂”,通过对蝴蝶在青草上翩翩起舞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蝶思狂”三字形象地表现了蝴蝶翩翩起舞的生动景象,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发内心感受,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创作背景
张蕴的《楝花》创作背景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 自然环境:诗歌以江南四月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楝花的美丽和蝴蝶的翩翩起舞。这可能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2. 个人情感:诗人可能对楝花有着特殊的情感,或者通过楝花寄托了某种情感或思绪。这种情感可能在诗歌中得到了体现,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感染力。 3. 社会背景:诗歌创作也可能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诗人可能借助楝花这一自然元素,表达对社会现象或时代精神的看法和感受。 综上所述,张蕴的《楝花》创作背景可能与自然环境、个人情感和社会背景等多个方面有关。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根据诗歌内容和相关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诗词关键字: 紫白 绿树 青草
相关诗词
  • 1
    [清]
    韶光最好,甚眉峰长聚。
    相劝乘船漾南浦。
    盼海棠簪后插到茶蘼,同梦里又是楝花风雨。
    桥东芳草岸,胜乐游原,勾队争看小蛮舞。
    雀舫曳疏帘,蛛网浮杯,但日日鸾箫吹度。
    听唱遍青春蓦山溪,待拆了歌台,放伊归去。
  • 2
    [明]
    麦叶蛏肥客可餐,楝花鲚熟子盈盘。
    家家芃磨声初发,四月江村有薄寒。
  • 3
    [明]
    门前竹大笋成笆,江上潮来草没沙。
    村童探緌绿杨树,野艇捞鱼紫楝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