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晏桂山赴高沙郡》
青衫赴阙已三迁,红旆临州不五年。 旧吏侉荣从事府,新民迎拥使君鞯。 牡丹池馆春融日,莼叶汀洲水涨天。 自是边筹谈笑办,归来仍侍玉皇前。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官员赴任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新环境的期待。首联“青衫赴阙已三迁,红旆临州不五年”描述了诗人已经多次升迁,这次又被派往新的州郡担任官职。颔联“旧吏侉荣从事府,新民迎拥使君鞯”描绘了新旧官员交替,新民欢迎新官的场景。颈联“牡丹池馆春融日,莼叶汀洲水涨天”则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牡丹花开,池水融化,莼叶茂盛,汀洲水涨。尾联“自是边筹谈笑办,归来仍侍玉皇前”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信心,认为能够轻松解决边疆问题,归来后仍然能够侍奉玉皇大帝。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官场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官场升迁和新环境的乐观态度。
|
创作背景
《送晏桂山赴高沙郡》是宋朝诗人张蕴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时代背景来看,宋朝时期,由于经常受到外族侵略,边疆战事频繁,许多文人雅士常常被派往边疆地区担任官职。因此,这首诗很可能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
其次,从诗歌内容来看,诗题为“送晏桂山赴高沙郡”,说明这是一首送别诗,为送别好友晏桂山赴高沙郡任职而作。诗歌中很可能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祝福与勉励,以及对其即将面临的边疆生活的想象和描述。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时代背景和诗人与好友之间的离别情谊。
相关诗词
-
城南陋巷居新僦,绿竹移来几个斜。
丛桂山中招旧隐,读书堆里认君家。
蜀人谩诧文园赋,吴市争看卫玠车。
断简味腴如啖蔗,虎头痴绝至今夸。
-
畴昔承馀论,文章幸滥推。
夜陪银汉赏,朝奉桂山词。
梁邸调歌日,秦楼按舞时。
登高频作赋,体物屡为诗。
连骑长楸下,浮觞曲水湄。
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
忆昨陪临泛,于今阻宴私。
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
都尉朝青阁,淮王侍紫墀。
宁知倦游者,华发老京师。
-
桂山留上客,兰室命妖饶。
城中画广黛,宫里束纤腰。
舞袖风前举,歌声扇后娇。
周郎不须顾,今日管弦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