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登真洞》

修成金骨炼归真,洞锁遗踪不计春。
野草谩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
风摇翠筱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鳞。
自是神仙多变异,肯教踪迹掩红尘。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遗世独立的仙人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然飘逸的境界。 首联“修成金骨炼归真,洞锁遗踪不计春。”描述了仙人修炼成功后,获得了金刚不坏之身,达到了归真返璞的境界。他们的踪迹被隐藏在深山洞穴之中,不计岁月,超越了时间的限制。 颔联“野草谩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描绘了仙人所处的自然环境。野草和青岭相映成趣,闲花和白云相伴相随,形成了一幅清新自然、优美宁静的画面。 颈联“风摇翠筱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鳞。”进一步描绘了仙人所处的环境。风吹动着翠绿的竹子,敲打着寒冷的玉石,水流激荡着丹砂,惊走了白色的鱼鳞。这些景象更加突显了仙人所处的清幽、静谧的环境。 尾联“自是神仙多变异,肯教踪迹掩红尘。”点明了仙人与世俗的不同之处。神仙多有奇异的变幻之能,他们的踪迹自然不会被红尘所掩盖。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于超脱世俗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仙人的形象和所处的环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然飘逸的境界。同时,诗人也通过仙人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和追求。
创作背景
**《题登真洞》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张果老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密切相关**。盛唐时期的张果老,在修行过程中,被鸑鷟山的自然风光所陶醉。他深受道家思想精髓“道法自然”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在面对青草、闲花、翠莜、寒玉、丹砂等自然景象时,他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因此写下了这首《题登真洞》。在这首诗中,张果老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美的赞叹,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道家文化名人,对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精神实质的理解和追求。
诗词关键字: 丹砂 归真 野草
相关诗词
  • 1
    [宋]
    灵王太子本读书,纵谈谷洛参诸儒。
    生来不见全盛初,老成遗训谁楷模。
    心知渐失文武余,萧然直入山中居。
    山间吹笙凤凰呼,升天白日乘龙车。
    周人聚观拜路隅,明月为佩云为裾。
    归来千岁孰在无,赤松老彭自为徒。
    上侍玉宸临九区,烜赫不类山泽癯。
    依山作邑贤大夫,夜中焚香溯空虚。
    我欲从之驾肩舆,秋风八月来徐徐。
  • 2
    [唐]
    处处日驰销,凭轩夕似朝。
    渔翁闲鼓棹,沙鸟戏迎潮。
    树间津亭密,城连坞寺遥。
    因谁报隐者,向此得耕樵。
  • 3
    [宋]
    昨夜秋风到汉庭,又催鹏翮上青冥。
    同年前有三人杰,浑化今联行佛经。
    路入桂花通月府,笔摇霜气动文星。
    宫商十四弦俱应,总向祁山一处听。
张果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