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寒塞无春不见梅,边人吹入笛声来。 夜深惊起思乡梦,月满阴山百尺台。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寒冷的边塞之地,缺乏春天的气息,也看不到盛开的梅花。在这里,人们只能听到边疆人士吹奏的笛声,这悠扬的音乐在夜空中回荡,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
夜深人静的时候,这笛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战士,唤起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他们登上阴山之巅的百尺台,仰望满月,不禁感慨万分,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塞的荒凉和笛声的悠扬,以及夜深人静时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展现了边疆战士的孤独和牺牲,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诗人巧妙地借助景象和情感的交融,使诗歌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
创作背景
许妹氏的《塞下曲》的创作背景与边塞生活和军旅情怀有关。在明朝时期,边境地区经常受到外族的侵扰,为了保卫国家,许多将士被派往边塞驻守。许妹氏可能通过这些将士的生活和经历,感受到了边疆的艰辛和英勇,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歌。
《塞下曲》描写了边塞将士的英勇无畏和忠诚报国,同时也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苦和寂寞。这首诗歌通过对边疆风光的描绘和将士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和英雄主义的崇敬之情。
相关诗词
-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