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闵黎吟三首(有引)》

凿而饮,耕而食,抚黎何事来相逼?
瘠牛可耕岂不惜,姜水那堪吞满臆。
遥明灯火忽惊疑,一望旌旗我心恻。
群黎草木岂有知,贪吏朘削无休息。
攻掠犯顺谁所为,抚黎毒黎还毒国。
南征稍喜平崖公,歼扫惟悲不为德。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民生疾苦和官吏贪虐的诗歌,以凿饮耕食的百姓为引子,表现了诗人对贪吏剥削和攻掠行径的愤怒和悲痛。 诗歌开头“凿而饮,耕而食,抚黎何事来相逼”描绘了百姓朴实无华的生活,以及被官吏逼迫的无奈情况。接着“瘠牛可耕岂不惜,姜水那堪吞满臆”一句表现了百姓为了生计不惜牺牲自己的劳动力,以及因受到剥削而满腹怨气的情绪。 “遥明灯火忽惊疑,一望旌旗我心恻”描绘了诗人看到远处的灯火和旌旗而感到惊疑和悲痛的心情,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百姓遭受攻掠和剥削的同情。 “群黎草木岂有知,贪吏朘削无休息”一句,诗人通过对比百姓的无知和贪吏的剥削,进一步揭示了官吏的恶行和百姓的无助。 “攻掠犯顺谁所为,抚黎毒黎还毒国”则直接点明了攻掠和剥削的源头,表现了诗人对这种行为的愤怒和谴责。 最后“南征稍喜平崖公,歼扫惟悲不为德”一句,诗人通过对平崖公的南征感到稍许喜悦,以及对歼灭贪吏却不为百姓造福的悲痛,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和正义的渴望。 整首诗歌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和深刻犀利的议论,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和官吏贪虐的关注和谴责,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闵黎吟三首(有引)》是明朝文人万表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明代海南的社会状况以及万表个人的经历有关。明代海南地区社会动荡,民生凋敝,万表对此深感忧虑,因此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海南人民的同情和关切。同时,万表在诗中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官员腐败的不满,反映了他对明朝政治腐败和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辞典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攻掠 旌旗 有知
相关诗词
  • 1
    [明]
    虎兕来,犹可奔,狼师一来人无存。
    大征纵杀玉石焚,昔人雕剿只一村。
    雕剿功成赏不厚,大征荫子还荫孙。
    杀一不辜尚勿为,何况万骨多冤魂。
    愿君爵赏毋苟贪,但以三槐植尔门。
    ¤
  • 2
    [明]
    地何产楠与速,吾何畜豕与犊。
    豕犊盈盘吏反嗔,楠速穷年束不足。
    但愿黄金满粤南,宁使黎田不盈粟。
    粤南金多吏不索,黎田粟少人未哭。
    刻箭为约安得销,岁岁生当剥吾肉。
    负戈因拚一命偿,嗟嗟黎人谁尔牧?
    皇章惠尔非尔毒。
    ¤
  • 3
    [宋]
    老眼睡眠少,林居烟雨昏。
    百年归老死,万事付乾坤。
    熠熠萤穿幔,铮铮铁过门。
    欲明闻漉稻,浩叹闵黎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