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天台司马道士》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
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一下这首诗。 首句“河洲花艳爚”,以鲜明的色彩描绘了河洲上盛开的花朵,绚烂夺目。一个“艳”字,生动地表现了花的色彩和繁茂,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次句“庭树光彩蒨”,诗人转而描绘庭院中的树木,光彩熠熠,绿意盎然。这里的“光彩”二字,既表现了树木的繁茂,也暗示了阳光的照耀,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三句“白云天台山”,诗人的视线由地面转向了天空,描绘了天台山上的白云。这里的白云,既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的哲思。白云飘忽不定,无形无迹,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最后一句“可思不可见”,表达了诗人对白云的感慨。白云虽然可见,但却无法触摸,无法把握,正如人生的许多事情一样,只能思考,无法真正掌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河洲的花和庭树的繁茂,表现了生命的美好和活力;白云的飘忽不定,则象征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而“可思不可见”一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无奈感慨。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寄天台司马道士》是唐朝女诗人沈如筠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天台司马道士的思念之情。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唐代道教盛行:唐朝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文人雅士都与道士有交往,沈如筠也不例外。她可能通过对道士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道教思想的向往和倾慕。 2. 友情寄托:诗中的“河洲花艳爨铜壶,嵩岳云深撼玉壶”等句,可以看出诗人与司马道士之间的友情深厚,此诗可能是她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的表达。 3. 诗人的个人情感:沈如筠作为一位女性诗人,她的作品往往具有细腻的情感。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她的个人情感世界,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远方的憧憬。 这些都是对《寄天台司马道士》创作背景的一些推测,具体的情况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诗词关键字: 可见
相关诗词
  • 1
    [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2
    [唐]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 3
    [唐]
    夕映翠山深,余晖在龙窟。
    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西浮入天色,南望对云阙。
    因忆莓苔峰,初阳濯玄发。
    泉萝两幽映,松鹤间清越。
    碧海莹子神,玉膏泽人骨。
    忽然为枯木,微兴遂如兀。
    应寂中有天,明心外无物。
    环回从所泛,夜静犹不歇。
    澹然意无限,身与波上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