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歌谣辞·鸡鸣曲》

星稀月没上五更,胶胶角角鸡初鸣。
征人牵马出门立,辞妾欲向安西行。
再鸣引颈檐头下,月中角声催上马。
才分地色第三鸣,旌旗红尘已出城。
妇人上城乱招手,夫婿不闻遥哭声。
长恨鸡鸣别时苦,不遣鸡栖近窗户。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之苦的古诗。诗人以鸡鸣为线索,通过描绘征人和妇人的情态,展现了离别时刻的悲伤和痛苦。 首先,诗人利用环境的描绘来衬托出离别的时刻和氛围。“星稀月没上五更”一句,通过对天色的描绘,表现出离别发生在深夜,增添了离别的悲凉气氛。同时,“胶胶角角鸡初鸣”一句,以鸡鸣的声音作为离别的标志,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氛围。 其次,诗人通过对征人和妇人的描写,展现了离别的痛苦。“征人牵马出门立,辞妾欲向安西行”一句,描绘了征人牵马出门,准备远行的场景,表现出征人的不舍和无奈。“妇人上城乱招手,夫婿不闻遥哭声”一句,则表现了妇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助,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悲伤。 最后,诗人通过对鸡鸣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怨恨和无奈。“长恨鸡鸣别时苦,不遣鸡栖近窗户”一句,表现出诗人对鸡鸣引起离别的怨恨,进一步突显了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鸡鸣、征人、妇人的描绘,展现了离别的悲伤和痛苦,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离别的无奈和苦涩。
创作背景
《杂歌谣辞·鸡鸣曲》的创作背景与古代中国的生活习惯和礼仪有关。在古代,鸡鸣被用作时间的标志,特别是在城市的夜晚,鸡鸣表示天快亮了。因此,鸡鸣成为了唤醒人们的一种声音,也是人们生活节奏的一部分。诗人李廓通过《鸡鸣曲》描述了鸡鸣的声音和人们对鸡鸣的反应,展现了古代城市生活的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诗歌往往具有多重含义和解读,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要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诗词关键字: 才分 引颈 夫婿
相关诗词
  • 1
    [魏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2
    [魏晋]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3
    [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