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节庵》

花木新栽一径长,小庵如款赞化房。
心清要省铃斋讼,公退空凝燕寝香。
已约芳菲供几案,不妨真率釂壶觞。
年丰顿觉民和乐,老子从渠两鬓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雅致的环境,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乐观精神。诗人以花木、小径、小庵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卷,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首联“花木新栽一径长,小庵如款赞化房”描绘了新栽的花木和一条长长的小径,以及一座像款待赞化房一样的小庵。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热爱,同时也传达出一种静谧和雅致的气氛。 颔联“心清要省铃斋讼,公退空凝燕寝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诗人心境清静,无需铃斋讼,公退之后,空气中弥漫着燕寝的香气。这表达出一种悠闲自得、清静高雅的生活态度。 颈联“已约芳菲供几案,不妨真率釂壶觞”中,诗人与芳菲相约,几案上摆满了美酒佳肴,大家真率畅饮,不拘礼节。这一联充满了欢乐和真挚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 尾联“年丰顿觉民和乐,老子从渠两鬓苍”则表达了诗人对年丰民和的感慨,虽然自己两鬓斑白,但看到人民和乐,心中十分欣慰。这一联充满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展现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题节庵》是宋朝诗人李寅仲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环境和社会风气密切相关。宋代重视文人学士,提倡节俭廉洁,尊重节操,这也在诗词中有所体现。李寅仲的《题节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此外,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还可能与某个具体的人物或事件有关,可能是李寅仲为了表达对某位节士或某种高尚品质的赞颂而创作的。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
诗词关键字: 两鬓 芳菲 顿觉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