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零陵西亭同朱大参衮杨佥宪材赋》

八洞探幽赜,登台散远心。
雷声带雨重,虹影射江深。
山巩三苗国,天低八桂林。
来游陪二妙,词赋总南金。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探幽,登台远望的壮美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叹,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词赋艺术的推崇。 首联“八洞探幽赜,登台散远心”,以“八洞”和“登台”两个意象,展现了诗人深入山洞探寻幽深之处,又登上高台放宽心境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 颔联“雷声带雨重,虹影射江深”,以“雷声”和“虹影”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雷声滚滚带着大雨,彩虹横江深处,这一描写生动且富有感染力。 颈联“山巩三苗国,天低八桂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高天低的壮观景象,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来游陪二妙,词赋总南金”,这里的“二妙”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者同伴,“南金”指的是贵重的词赋。诗人表达了和朋友一起游览山水,创作词赋的快乐,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词赋艺术的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词赋艺术的热爱和推崇。
创作背景
《零陵西亭同朱大参衮杨佥宪材赋》是明朝诗人许宗鲁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零陵西亭这个特定的场所及诗人与朱大参衮、杨佥宪材的交往有关。通过诗歌的标题,我们可以推测出以下几点背景信息: 1. 场所背景:诗歌是在零陵西亭这个特定的场所创作的。零陵西亭可能是一个自然风景优美、富有文化韵味的地方,这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环境。 2. 人际交往背景:诗人与朱大参衮、杨佥宪材一同在零陵西亭赋诗。这说明诗人与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友谊和交往,可能因某种契机相聚于此,共同以诗歌表达情感。 综上所述,《零陵西亭同朱大参衮杨佥宪材赋》的创作背景涉及到特定的场所和诗人与友人的交往,他们在零陵西亭相聚,通过诗歌抒发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文学才华。
诗词关键字: 探幽 影射 登台
相关诗词
  • 1
    [唐]
    官骑连西向楚云,朱轩出饯昼纷纷。
    百城兼领安南国,双笔遥挥王左君。
    一路诸侯争馆谷,洪池高会荆台曲。
    玉颜送酒铜鞮歌,金管留人石头宿。
    北雁初回江燕飞,南湖春暖著春衣。
    湘君祠对空山掩,渔父焚香日暮归。
    百事无留到官后,重门寂寂垂高柳。
    零陵过赠石香溪,洞口人来饮醇酒。
    登楼暮结邵阳情,万里苍波烟霭生。
    他日新诗应见报,还如宣远在安城。
  • 2
    [清]
    潇水长,湘水长,三湘最苦是潇湘。
    无限泪痕斑竹上,幽兰更作二妃香。
  • 3
    [清]
    潇水深,湘水深,双双流水逐臣心。
    潇水不如湘水好,将愁送去洞庭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