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唐介南迁五首》

身任言责地,眼见公路埋。
胡宁包心颜,践履天了阶。
言出说随至,吏送南海涯。
一臣不足惜,喋血狈与豺。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表现出诗人对社会责任、公正、忠诚和牺牲的深深思考。诗的整体氛围悲壮,充满了壮烈的英雄主义色彩。 首句“身任言责地”展现了诗人对职责的明确认识,体现了他身处高位,肩负重大责任的状况。这不仅揭示了诗人的社会地位,也表达了他对这个地位的深刻理解和高尚追求。 第二句“眼见公路埋”可能暗指社会的不公和混乱,诗人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懑。 第三、四句“胡宁包心颜,践履天了阶”表现了诗人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决心,他宁愿忍辱负重,也要践行自己的信念,向着公正的天道迈进。 第五、六句“言出说随至,吏送南海涯”描绘了诗人直言不讳,因此被流放到偏远的南海边疆。这体现了诗人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勇敢精神。 最后两句“一臣不足惜,喋血狈与豺”展示了诗人无畏的牺牲精神,他身为臣子,不惜自身性命,也要与邪恶势力斗争到底。 整首诗充满了悲壮的气氛,诗人以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真理的深深追求,以及对邪恶势力的无畏斗争。这是一首充满深度和感染力的诗,让人对诗人的英勇和坚韧精神深感敬仰。
诗词关键字: 言责 喋血 眼见
相关诗词
  • 1
    [宋]
    行乐尤宜少。
    忆坡公、洞箫听罢,划然长啸。
    四海共知霜鬓满,莫问近来何妙。
    也不记、金莲曾照。
    老没太官糕酒分,把茱萸、便准登高了。
    齐得丧,等嘻笑。
    集无韩子潮州表。
    数当时、南迁者众,北归人少。
    赤壁玉堂均一梦,此岂蛮烟能夭。
    与同叔、俱尝知道。
    谁向进贤冠底说,画出来、不似眉山帽。
    秋菊盏,献公釂。
  • 2
    [明]
    金源立国雄且武,蹴宋歼辽跨中土。
    岂知中叶渐陵夷,虓阚凭陵有蒙古。
    燕京南迁到汴京,花帽不守杏花营。
    黄河已失合达死,犹欲假息悬瓠城。
    悬瓠頟頟近荆楚,京湖亦有复仇举。
    长围已合效鱼丽,痴心尚恃柴潭固。
    柴潭楼下碧漪漪,上有伏弩下潜螭。
    一朝决之入汝水,螭亡潭涸竟奚为。
    幽兰轩中苦复苦,分取遗骸藏宋圄。
    当年忠烈冠华夷,惟有忠臣忽斜虎。
  • 3
    [明]
    去去南迁客,远送黄金台。
    长江腊月春正来,绿冰片片迎船开。
    问君无事莲花府,一日看山定几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