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夏》

触目皆因长养功,浮生何处问穷通?
柳长北阙丝千缕,云簇南山火万笼。
大野烟尘飘赫日,高楼帘幕逗薰风。
身心已在喧阗处,惟羡沧浪把钓翁。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触目皆因长养功”,意味着眼前的一切都是因为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而形成的。这里的“长养功”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生命力和人类的劳动成果。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二句“浮生何处问穷通?”,诗人提出了一个关于人生命运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命运是无法预知的,有时候贫穷,有时候富有,有时候顺利,有时候困难。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第三句“柳长北阙丝千缕,云簇南山火万笼。”,诗人通过对柳树、云雾和火焰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这里的“北阙”和“南山”分别代表了北方和南方,而“丝千缕”和“火万笼”则形象地表现了柳树的柔美和火焰的炽热。诗人通过这幅画面,传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大野烟尘飘赫日,高楼帘幕逗薰风。”,诗人描绘了一个烟雾缭绕、阳光炽烈的场景。这里的“大野”和“高楼”分别代表了广阔的田野和高耸的建筑,而“烟尘飘赫日”和“帘幕逗薰风”则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一句“身心已在喧阗处,惟羡沧浪把钓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诗人渴望能够像渔夫一样,过着简单、宁静的生活。这里的“沧浪”指的是江河湖泊,而“钓翁”则代表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诗人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关键字: 帘幕 大野 触目
相关诗词
  • 1
    [现代]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2
    [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3
    [唐]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