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建德县咏怀》

日午珍堂吏散衙,不愁鬓雪点乌纱。
讼清犴狱尘封草,人静公庭鸟啄花。
惟愿儿童无冻馁,每令野老劝桑麻。
圣恩未报吾心赤,肯效青门学种瓜。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唐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清廉政治、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个人品行的自我要求。 首句“日午珍堂吏散衙”,描绘了作者在正午时分,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从官府中走出来的情景。这里的“珍堂”指的是官府,而“吏散衙”则形象地描绘了官员们下班的场景。 第二句“不愁鬓雪点乌纱”,表达了作者虽然年纪已大,但并不因此而感到忧虑。这里的“鬓雪”指的是白发,而“乌纱”则是古代官员的标志,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第三句“讼清犴狱尘封草,人静公庭鸟啄花”,描绘了官府内部的情况。犴狱是古代的监狱,这里用“尘封草”来形容其荒凉和冷清。而“公庭”则是官府的大堂,这里用“鸟啄花”来形象地描绘出其宁静和和谐。 第四句“惟愿儿童无冻馁,每令野老劝桑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他希望儿童能够有足够的食物吃,不会被冻饿;同时也希望农民能够勤劳种植,过上安稳的生活。 最后一句“圣恩未报吾心赤,肯效青门学种瓜”,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忠诚和对个人品行的自我要求。他虽然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但他的心依然炽热,愿意像那些种瓜的农民一样,默默无闻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对清廉政治、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个人品行的自我要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下一首
《红梅》
诗词关键字: 冻馁 野老 桑麻
相关诗词
  • 1
    [明]
    乘舟至建德,颇爱山水清。
    山水虽可爱,人烟苦凋零。
    种麦当县前,迂径入县庭。
    瓦烁存故基,小小才有厅。
    父老匍匐来,形影何伶仃。
    再拜泣且言:“弊邑频遭兵。
    大则吴楚交,小则侯许征。
    逆彼族必夷,顺此身必刑。
    逃者冻馁连,窜者疾疫并。
    所剩无几户,家家无全丁。
    爰从甲辰秋,始见官府明。
    令簿来抚绥,曲尽父母诚。
    流离渐怀归,沈疴渐苏醒。
    田菜固多荒,未免赋役征。
    里长纷并缘,科需取余赢。
    ”语意殊可怜,推言慰其情。
    <
  • 2
    [宋]
    不堪久客只思归,晓起巡檐强捻髭。
    偶听梅梢啼一鸟,举头立看独多时。
  • 3
    [宋]
    肩舆触热汗沾衣,晚渡呼舟去若飞。
    两腋飕飕清镜里,分明列子御风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