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清平阁》

彼美东堂下,方池谁凿成。
萧侯慨不见,亦足窥典刑。
湛湛鱼可数,怗怗鸥不惊。
此心有如水,通国号神明。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彼美东堂下,方池谁凿成》。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池塘,表达了他对萧侯的敬仰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首联“萧侯慨不见,亦足窥典刑。”中,作者提到了萧侯,这是一个令人遗憾但又让人敬仰的人。他可能已经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和影响仍然可以窥见。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萧侯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颔联“湛湛鱼可数,怗怗鸥不惊。”描绘了一个清澈的池塘,鱼儿清晰可见,水面平静,没有一丝波澜,甚至连悠闲的鸥鸟也安然无恙。这里用鱼和鸥鸟来比喻萧侯的品德,表达了作者对萧侯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 颈联“此心有如水,通国号神明。”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心境,他希望自己的心像水一样平静、清澈,能够像萧侯一样得到全国人民的敬仰和赞誉。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池塘,表达了作者对萧侯的敬仰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公正、道德品质的关注和期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诗词关键字: 可数 国号 神明
相关诗词
  • 1
    [魏晋]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 2
    [唐]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 3
    [宋]
    绿橘梢头几点春,似留香蕊送行人。
    明朝紫凤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
    歌渐咽,酒初醺,尽将红泪湿湘裙。
    赣江西畔从今日,明月清风忆使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