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沈大经》

吴山山下隐君家,静掩柴荆绝市哗。
径小黑翻飞去燕,池香红点落来花。
借书不受银瓶酒,待客惟烹石鼎茶。
想得长斋依绣佛,白云窗户阅《楞伽》。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隐士生活的诗,通过对吴山山下隐居人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首联“吴山山下隐君家,静掩柴荆绝市哗”直接点明诗人的目的地——一位隐居在吴山山下的隐士的家。他静静地关闭了门,使得周围的市声完全消失,营造出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 颔联“径小黑翻飞去燕,池香红点落来花”进一步描绘了隐居之家的环境。小径上,燕子飞来飞去,象征着生活的忙碌与生机;池塘中,红色的花瓣飘落,象征着生活的美丽与温馨。这些细节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具体。 颈联“借书不受银瓶酒,待客惟烹石鼎茶”是诗的点睛之笔,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态度。他不接受华丽贵重的酒器中的酒,而是以朴素的石鼎泡茶待客,体现了他的清雅和淡泊。他借书不贪图酒食之欲,只求精神上的满足,这种高尚的情操令人敬佩。 尾联“想得长斋依绣佛,白云窗户阅《楞伽》”是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想象。他可能经常在绣佛前长斋,在白云窗户下阅读《楞伽经》。这种生活既虔诚又清净,令人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之家的环境、生活细节和态度的描绘,展现了隐士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精神世界,使人对隐逸生活产生敬仰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关键字: 长斋 银瓶 借书
相关诗词
  • 1
    [宋]
    海青羽中虎,燕燕能制之。
    小隙沈大舟,关君不吾欺。
  • 2
    [唐]
    满耳歌谣满眼山,宛陵城郭翠微间。
    人情已觉春长在,溪户仍将水共闲。
    晓色入楼红蔼蔼,夜声寻砌碧潺潺。
    幽云高鸟俱无事,晚伴西风醉客还。
    溪树参差绿可攀,谢家云水满东山。
    能忘天上他年贵,来结林中一日闲。
    醉叩玉盘歌袅袅,暖鸣幽涧鸟关关。
    觥筹不尽须归去,路在春风缥缈间。
  • 3
    [明]
    青鬓仙人列九卿,锦觞邀客对春城。
    筵前香篆将花气,院外松风杂鸟声。
    山带钟陵苍霭合,池分玄武绿波平。
    追欢近夜飘疏雨,归路垂鞭信马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