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王侍御》

愚者昧邪正,贵将平道行。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三受主人辟,方出咸阳城。
迟疑匪自崇,将显求贤名。
自来掌军书,无不尽臣诚。
何必操白刃,始致海内平。
恭事四海人,甚于敬公卿。
有恶如己辱,闻善如己荣。
或人居饥寒,进退陈中情。
彻晏听苦辛,坐卧身不宁。
以心应所求,尽家犹为轻。
衣食有亲疏,但恐逾礼经。
我今愿求益,讵敢为友生。
幸君扬素风,永作来者程。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君子仁义的崇尚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首段中,诗人通过描绘愚者和君子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君子应该坚守仁义,不惧天地倾倒,而愚者则容易被迷惑,迷失在邪路上。 二、三段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遭遇困难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迟疑不决,而是为了显扬求贤之名,为了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而尽心尽力。 四至八段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道德品质的追求。他认为掌军书的人应该尽臣诚,不必动用武力就能使海内平定。他恭敬地对待四海之人,甚至比敬重公卿还要更甚。他厌恶恶行就像厌恶自己的屈辱一样,听到善言就像听到自己的荣誉一样。他愿意倾听他人的苦难和辛酸,尽力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最后一段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君子的敬仰之情,希望自己能够效仿君子的行为,成为后世的楷模。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仁义道德的坚守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君子的赞美,也是对社会的呼吁和期望。
诗词关键字: 白刃 公卿 求贤
相关诗词
  • 1
    [唐]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
    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
    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
    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 2
    [南北朝]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 3
    [南北朝]
    摄官青琐闼。
    遥望凤皇池。
    谁云相去远。
    脉脉阻光仪。
    岱山饶灵异。
    沂水富英奇。
    逸翮凌北海。
    抟飞出南皮。
    遭逢圣明后。
    来栖桐树枝。
    竹花何莫莫。
    桐叶何离离。
    可栖复可食。
    此外亦何为。
    岂知鹪鹩者。
    一粒有余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