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李公恕赴阙》

君才有如切玉刀,见之凛凛寒生毛。
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
用违其才志不展,坐与胥吏同疲劳。
忽然眉上有黄气,吾君渐欲收英髦。
立谈左右俱动色,一语径破千言牢。
我顷分符在东武,脱略万事惟嬉遨。
尽坏屏障通内外,仍呼骑遭为马曹。
君为使者见不问,反更对饮持双螯。
酒酣箕坐语惊众,杂以嘲讽穷诗骚。
世上小儿多忌讳,独能容我真贤豪。
为我买田临汶水,逝将归去诛蓬蒿。
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借对某人的赞美,表达自己想要施展才华、有所作为的愿望。诗中描绘了某人的形象,刀如切玉,壮志凌云,但却不被重用,感到苦闷。然而,作者认为他眉宇之间有黄气,预示着将会有机会施展才华。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某人的形象和志向,表达了作者的敬仰之情。接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浪费时间的悔恨,以及对未来有所作为的渴望。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愿意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某人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生动,通过比喻、对比等手法,使描写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历史事件,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激昂,表达了作者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赞美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渴望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我价值和人生追求的坚定信念。
上一首
《秋雨》
下一首
《书叹》
诗词关键字: 胥吏 蓬蒿 对饮
相关诗词
  • 1
    [宋]
    我行未厌山东远,昔游历下今梁苑。
    官如鸡肋浪奔驰,政似牛毛常黾勉。
    幸公四年持使节,按行千里长相见。
    鹰掣秋田伏兔惊,骥驰平野疲牛倦。
    似怜多病与时违,未怪两州従事懒。
    除书夺去一何速,归袖翩然不容挽。
    黄河东注竭昆仑,钜野横流入州县。
    民事萧条委浊流,扁舟出入随奔电。
    回首应怀微禹忧,归朝且喜宁亲便。
    公知齐楚即为鱼,劝筑宣防不宜缓。
  • 2
    [宋]
    世方尚纤柔,子独不可揉。
    人皆喜呶呶,子语不出口。
    巉然即之高,俗子竞嘲诟。
    我尝要之难,快使暴其有。
    乃知谤之非,更觉所得厚。
    由来难小知,此固可大受,读书常辛勤,世务饱经构。
    琅琅满编文,一一可推究。
    俗儒昧事实,文字工彩绣。
    可观不可用,章甫冠土偶。
    子能独不然,浑朴谢雕镂。
    宁为目前玩,功见施设后。
    知心古所难,形兀实难售。
    嗟君听者寡,风雨但孤雊。
    又思理难常,功业亦邂逅。
    岂令匠石斤,常缩袖间手。

  • 3
    [元]
    ,而志意又同,以是交甚款。
    又畸思承得拜其兄今宣慰公于其家,公即欢然相接,倾倒如书。
    公时在京领漕运,明年为刑曹尚书。
    会夏暑,以恩例决诸司囚。
    敏中以御史公以秋官实同其事。
    旦夕相从者弥月,凡公之毅敏公恕,尽于斯得之,而情好益密矣。
    又再岁,思承为四川副按察之成都,敏中为御史都司,岁余,谢病归济南。
    已而闻公由刑曹宣慰云朔,又闻思承还京为冬官侍郎。
    今年癸巳夏六月,公复以宣慰来山东,常治益都,过济南,顾敏中于陋巷,且致思承之问。
    凡与思承别盖五年,而公则四年矣,陈契阔,甚相乐也。
    明旦,公已行矣,乃知公近有充闾之庆,则又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