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馆曝书防蠹毁,得见来禽与青李。 秋蛇春蚓久相杂,野鹜家鸡定谁美。 玉函金钥天上来,紫衣敕使亲临启。 纷纶过眼未易识,磊落挂壁空云委。 归来妙意独追求,坐想蓬山二十秋。 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 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君不见长安永宁里,王家破垣谁复修。 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谁与美。 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 锦囊玉轴来无趾,粲然夺真疑圣智。 忍饥看书泪如洗,至今鲁公余乞米。 |
|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对曝书场景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珍视和追求。 首段诗中,诗人描述了在曝书时偶然发现一本古籍,书中内容久经岁月,但仍然能够看出其中的艺术价值。诗人在赞美这些古籍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 接着,诗人描述了打开古籍的过程,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想象。他感叹这些古籍的珍贵,同时也对它们的价值进行了肯定。 随后,诗人对古籍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他通过想象回到蓬山二十年的时光,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之情。 最后,诗人对古籍的珍贵之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珍视和追求。他通过对比长安永宁里的破垣和元章作书时的勤奋,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曝书场景的描绘和对古代文化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视古代文化,不要让它们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