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
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
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
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
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
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
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
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寂灭的和尚的影子,他的真僧来到道场,救诸苦,传授微妙的法,寓宿清净土,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松树映月,云近户,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愿出世尘,谢尔申及甫的心愿。 诗人通过描写真僧的影子,暗示了一个人的寂灭和涅槃,他是一个修行得道的人,来到道场救诸苦,传授微妙的法,寓宿清净土。这种描述表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超然境界,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安慰示。 诗人还通过描绘环境来衬托真僧的形象。松树映月、云近户等景象,表现出一种清净、祥和的气氛,这与真僧的形象相得益彰。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电明、雨声等自然现象,表现出一种神秘、奇异的气氛,进一步增强了真僧的形象。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愿出世尘的心愿,这是他对于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于超脱的向往。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真挚和强烈,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寂灭的真僧、清净的环境和神秘的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的向往和对于尘世生活的厌倦。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真挚和强烈,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是唐朝诗人崔曙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大通和尚是唐代的著名僧人,他的塔(墓塔)成为当时的名胜之一。诗人崔曙在游览大通和尚塔时,遇到了如上人等僧侣,感慨之下写下了这首诗。 诗题中提到的“兼呈常、孙二山”,常、孙二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同时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在诗中向他们展示了自己对佛教文化、自然景观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至于更具体的创作背景,如诗人的生活经历、情感状态等,由于历史记载不详,无法确切得知。
诗词关键字: 寂灭 道场 色相
相关诗词
  • 1
    [唐]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
    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
    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
    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
    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
    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
    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
    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
  • 2
    [宋]
    大空无尽动马尘,玄步孤高物外人。
    日本国来寻彼岸,洞山林下过迷津。
    流流法乳谁无分,子子教知我最亲。
    一百六十三岁后,方於此塔葬全身。
  • 3
    [唐]
    大师捐世去,空馀法力在。
    远寄无碍香,心随到南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