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悟了莫求寂灭,随缘只接群迷。 寻常邪见及提携。 方便指归实际。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万行修齐。 圆光一颗好摩尼。 利物兼能自利。  | 
| 慧命闻深义,五体如山礼。 学海一时乾,心空方及第。  | 
| 千峰消积雪,岩溜声清切。 回首睹梅开,疑是梅花裂。  | 
| 道大言无妄,佛诚说非诳。 如是接群生,生灭心说谤。  | 
| 支解不生嗔,语默自忻忻。 深知无相貌,木石表虚形。  | 
| 心空行亦纯,转不退机轮。 乡关无异路,花发洞中春。  | 
| 忻悲泪湿巾,忆昔枉精神。 今朝闻道矣,夕死也甘心。  | 
| 万木自回春,向道无故新。 劝君休取相,拈起转光鳞。  | 
| 金佛曾忍辰,乐处岩庵宿。 忽睹歌利王,将直拗作曲。  | 
| 生灭心尽是寂灭,露柱怀胎底时节。 寂灭心起是生灭,石女生儿解言说。 用时万象不盈余,休处一真无空缺。 藤枯树倒笑呵呵,依旧清风与明月。  | 
| 过去正法明,现前观自在。 眼观诸音声,耳听众妙色。 二义俱寂灭,谁受此说者。 是说亦寂灭,谁为此说者。 能观及所观,能听洎所听。 返观观听者,是亦无所有。 大哉观世音,快说如是法。 是法不思议,听者亦希有。 我今以一毛,遍量法界空。 作此如幻言,赞是真实相。  | 
| 大哉观自在,善观诸音声。 而於诸音声,不作音声见。 是见亦寂灭,亦无寂灭者。 由来离众苦,处处得解脱。 分身十方刹,救度於一切。 然於救度中,而无救度想。 如春在百花,不分长短枝。 又如月在水,不分大小器。 寻声随所念,平等获利益。 是三十三应,十四无畏法。 量方便大门,一一皆成就。 一一成就处,当体皆如幻。 我观如幻相,...  | 
| 伟哉广大寂灭心,譬如虚空不分别。 拟心求净即染污,况复比伦诸佛土。 又如梦中所见物,所见是有不可取。 如是通达无有疑,净心之义炳然现。 是义现矣难测量,超诸色相离言说。 过去未来现在世,佛及菩萨与声闻。 一切含识有情类,平等於义如实了。 善哉奇特过量人,只以此阁演是义。 演已便息随所缘,亦与梦中无差别。 我以父母所生口,说此...  | 
| 不从一地至一地,寂灭性中宁有位。 释迦稽首问然灯,仁者何名为受记。  | 
| 一念周沙界,日用万般通。 湛然常寂灭,常展自家风。  | 
| 化云心兮思淑贞,洞寂灭兮不见人。 瑶草芳兮思芬蒀,将奈何兮青春。  | 
| 清澄寂灭海,明净涅槃天。 到此方知乐,休躭浊睡眠。  | 
| 苍苍已如此,梁父共谁吟。 袖有忠臣传,床无壮士金。 收心归寂灭,随性过光阴。 一笑西山晚,门前秋雨深。  | 
| 传灯录第一卷,我佛世尊如来。 自谓寂灭乐已,谁不鸣呼哀哉。  | 
| 寂灭跏趺地,灯光照四时。 高僧穿地脉,此意少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