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方将怨无襦,忽复歌缁衣。
堂堂孔北海,直气凛群儿。
朱轮未及郊,清风已先驰。
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
滔滔满四方,我行竟安之。
何时剑关路,春山闻子规。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况的自省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联“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描绘了当地百姓的贫困生活,丰收的季节却粮食不足,反映出社会的贫富差距。颔联“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愧疚和自责,对不能为当地百姓解决温饱问题的愧疚感如同芒刺在肌肤上,深深地刺痛了诗人的内心。 颈联“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诗人反思自身,虽然拥有大量的书籍,但却不能解决百姓的饥饿问题,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学识的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随后,诗人在尾联中表达了对君子之道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滔滔满四方,我行竟安之”,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如同洪水般汹涌澎湃,而自己又能去何处呢?他期待着何时能够像古代的英雄那样,在剑关路上为百姓做出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对当地百姓的关注和对自身学识的反思贯穿始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君子之道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当地百姓的关怀,也是对自身学识和道德的反思和自省。
诗词关键字: 麦种 芒刺 子规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