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作品赏析
这首诗《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诗人闲适心情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将山光、马惊、阶前屐齿、风花、云月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闲适、悠然自得的情感。 首联“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描绘了诗人站在门外,被山光映照下的马匹所惊动,而阶前则留下了诗人轻快的屐齿痕迹。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自然风光和诗人的行动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颔联“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进一步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风花飘入长春苑,云月照耀着不夜城。这里的长春苑、云月等意象,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颈联“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爱护。这里用到了“未许”、“且看”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爱护,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尾联“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享受生活的态度。这里用到了“携被留僧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愿意在自然环境中享受生活,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待听催檐泻竹声”则描绘了诗人等待听屋檐下竹子般的水声,给人一种宁静、悠然自得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诗词关键字: 云月 不夜城 误入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
    戾戾曙风急,团团明月阴。
    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
    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
  • 2
    [宋]
    爱日轻明新雪后。
    柳眼星星,渐欲穿窗牖。
    不待长亭倾别酒。
    一枝已入骚人手。
    浅浅挼蓝轻蜡透。
    过尽冰霜,便与春争秀。
    强对青铜簪白首。
    老来风味难依旧。
  • 3
    [宋]
    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入诗。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
    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