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杨骥秀才归鄱阳》

客舍风尘弊彩衣,悲吟重见雁南飞。
荆山和氏方三献,太学何生且一归。
旷野已寒谙独宿,长年多难惜分违。
巾箱所得皆幽懿,亦见乡人为发挥。
作品赏析
这首诗《客舍风尘弊彩衣,悲吟重见雁南飞》是一首表达离别与乡愁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位旅居他乡的游子,在客舍中面对风尘仆仆的生活,再次看到大雁南飞的景象,不禁悲从中来。 首句“客舍风尘弊彩衣,悲吟重见雁南飞”直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他的心情。风尘仆仆,表明他已经在旅途中度过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彩衣,既指他的衣物因风吹日晒而显得破旧,也暗示了他的心情也因长时间的离乡而变得疲惫和沉重。再次看到大雁南飞的景象,使他回忆起以往与亲人团聚的时光,心中涌起无尽的悲吟。 “荆山和氏方三献,太学何生且一归”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学业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望。荆山和氏,指荆山玉,三献形容其珍贵。诗人以此自勉,表达了他对学业和未来的执着追求。而“太学何生且一归”则表达了他对在太学学习的同伴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有所成就,一同归来。 “旷野已寒谙独宿,长年多难惜分违”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旷野中过着寒冷寂寞的生活,独自面对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长年多难,表达了他长期以来的艰辛和不易。而他之所以如此珍惜与家人和朋友分别的时光,是因为他知道这些分别只是暂时的,他们总有一天会重逢。 最后两句“巾箱所得皆幽懿,亦见乡人为发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乡文化的自豪。巾箱,是古代装拭巾帕的盒子,这里代指存放书籍的箱子。所得皆幽懿,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书籍的珍视和对其文化的赞美。他也希望家乡的人能够发掘和发扬这些文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居他乡的游子在客舍中的生活和心情,表达了离别与乡愁的主题。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学业的追求、对未来的期望、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故乡文化的自豪。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令人感动。
诗词关键字: 客舍 太学 重见
相关诗词
  • 1
    [唐]
    鄱阳胜事闻难比,千里连连是稻畦。
    山寺去时通水路,郡图开处是诗题。
    化行应免农人困,庭静惟多野鹤栖。
    饮罢春明门外别,萧条驿路夕阳低。
  • 2
    [唐]
    忽闻身谢满朝惊,俄感鄱阳罢市情。
    遗爱永存今似古,高名不朽死如生。
    神仙难见青骡事,谏议空留白马名。
    授馆曾为门下客,几回垂泪过宣平。
  • 3
    [清]
    烟与水无际,迷茫小洞庭。
    潮回三楚白,山压五湖青。
    苇折雁声苦,风多鱼气腥。
    扬舲一极目,何处吊湘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