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 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 异哉鱼蛮子,本非左衽徒。 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 于焉长子孙,戚施且侏儒。 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 破釜不著盐,雪鳞芼青蔬。 一饱便甘寝,何异獭与狙。 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 不如鱼蛮子,驾浪浮空虚。 空虚未可知,会当算舟车。 蛮子叩头泣,勿语桑大夫。 |
|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种在水乡生活的特殊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首段描绘了江淮地区的水田、舟楫,以及鱼虾为粮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诗人用“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这样的句子,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生活的富饶和自足。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鱼蛮子”的生活,他们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的“鱼蛮子”并非贬义,而是对这种特殊生活方式的形象描绘。 诗中描绘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活安逸,甚至可以轻易地捕获鱼虾。这种生活状态让诗人感到羡慕,他赞美这种生活,同时也对这种生活方式产生了向往。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这样的生活并非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它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他也对这种生活方式可能带来的赋税问题有所担忧。 整首诗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忧虑。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别样的生活画卷。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它通过对江淮地区特殊生活方式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它也让我们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