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杨次公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春兰为对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感悟。 首句“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便以春兰的形态美作为开端,将兰花比作美人,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兰花不采摘,却自献其香,这不仅描绘了兰花的自然生长状态,也暗示了生命的自足和自我奉献的精神。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的香气和生长环境。风露中的兰花,香气四溢,而蓬艾深处,无人看见这一幕。这不仅描绘了兰花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兰花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依然坚韧生长的品质。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这两句则深入到诗人的情感和哲理思考。诗人认为,画中的兰花颜色如同真实的丹青,它可以帮助解释《离骚》中的一些哲理。面对这样的兰花,诗人仿佛看到了屈原的灵均,他不敢轻慢,而是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它。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兰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哲理意义。
诗词关键字: 离骚 丹青 写真
相关诗词
  • 1
    [先秦]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1]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 2
    [近代]
    文章如土欲何之?
    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 3
    [唐]
    重德由来为国生,五朝清显冠公卿。
    风波久伫济川楫,羽翼三迁出谷莺。
    绛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孔门弟子皆贤哲,谁料穷儒忝一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