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边弄水一身香,竹里招风满扇凉。 道是秋来还日短,秋来闲里日偏长。 |
| 荒烟寒雨暮山重,草木冥冥但有风。 二十四年三往返,一身多在百忧中。 |
| 茹芝却粒世无方,随时江湖每自伤。 千里一身凫泛泛,十年万事海茫茫。 春来乡梦凭谁说,归去君恩未敢忘。 一寸丹心幸无愧,庭空月白夜烧香。 |
| 爪牙虽弄未全真,驳绿斑釐著一身。 彩好不曾哮吼得,听闻将谓吓村人。 |
| 上国又逢春,衣裳化客尘。 园庐空入梦,岁月但依人。 生意归群物,穷愁老一身。 喜余鸥鹭伴,犹不怪吾真。 |
| 籊籊孤竹君,长我一身半。 凛然霜雪间,时至亦阴换。 共与王子猷,永结忘言伴。 可使溪壑姿,充我眼中玩。 |
| 我不嫌髭白,白髭何自落。 虽然失丑衰,将恐日髭薄。 有生无不老,岁事看秋箨。 一身忧已大,毫发谁能度。 |
| 甘苦炎凉已遍经,少年磨洗晚年成。 脚行险处人都错,心放宽时事自明。 阅世兴衰天有眼,随时消长水无情。 一身收拾归绳墨。 才动千条万绪生。 |
| 不作王门梦,来敲隐者关。 童先孤鹤化,云伴一身闲。 碍笋新移路,低墙为看山。 几回松下去,锄得茯苓还。 |
| 乾坤交泰重弥纶,当日岩陵道最淳。 大汉中兴得英主,先生高退作闲人。 滩头风月遗千古,台上纶杆寄一身。 今日病夫祠下过,独知疲懦长精神。 |
| 两岸共明月,阑干霄汉间。 风波浙江水,砥柱海门山。 昼夜潮消长,利名人往还,不如沙上鹭,玉立一身闲。 |
| 鼓角声中璧月光,竹舆十里绕横塘。 碧摇仙子凌波袜,红散天丝织锦裳。 仿佛若耶溪上路,栖迷太华井边凉。 入城不觉东方白,吹散一身风露香。 |
| 忆昔建炎南渡时,兵间脱死命如丝。 奉亲百口一身在,许国寸心孤剑知。 坐有客瘖堪共醉,身今病忘莫求医。 出门但畏从人事,临水登山却未衰。 |
| 下车方数月,早已政声驰。 太守一身瘦,东川百姓肥。 勤劳惟听政,闲暇即吟诗。 官况依然在,何须赋式微。 |
| 半挑行李出蓝关,便学前程地步宽。 鲸力冲开千里浪,龙光射破万层峦。 逢人切莫谈边事,开口何须问故山。 贫杀一身无足道,苍生百万要平安。 |
| 舌端豪气吐长虹,四海一身无处容。 不向北山求刺虎,便从南海学屠龙。 鼎须刘辟方成器,剑到魏齐那是锋。 欲抱不平朝玉帝,梦魂飞上祝融峰。 |
| 世路羊肠久惮行,归来自喜一身轻。 故人零落今无几,独幸相逢底里倾。 |
| 我生半世尚茫茫,西既隔谷东如汤。 众责今方四面至,百为尽要一身当。 仲兄摘实瓜几少,伯氏刈葵根已伤。 康叔周公本相睦,休滋俗见积参商。 |
| 建安社稷看文举,正始风流倚太初。 天地一身无处著,诸人休苦恨狂疏。 |
| 帝恩容贷比天宽,天见孤臣涕泪潸。 数日得看书半卷,一身犹占屋三间。 团团便是故乡月,叠叠只如东越山。 第引沧浪澡心骨,尧云终自不违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