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方俱是梦,一念偶寻山。 望刹经巴寺,持瓶向蜀关。 乱猿心本定,流水性长闲。 世俗多离别,王城几日还。 |
| 老去唯求静,都忘外学名。 扫床秋叶满,对客远云生。 香閤闲留宿,晴阶暖共行。 窗西暮山色,依旧入诗情。 |
| 佳游限衰疾,一笑向西风。 思见青门外,曾临素浐东。 峰明云际寺,日出露寒宫。 行道禅长在,香尘不染空。 |
| 灊人思尔法,楚信有回船。 估客亲宵语,闲鸥偶昼禅。 经声含石潋,麈尾拂江烟。 常说归山意,诛茅庐霍前。 |
| 万法空门里,师修历几生。 过来心已悟,未到行弥精。 溪寂钟还度,林昏锡独鸣。 朝簪抽未得,此别岂忘情。 |
| 何处销愁宿,携囊就远僧。 中宵吟有雪,空屋语无灯。 静境唯闻铎,寒床但枕肱。 还因爱闲客,始得见南能。 |
| 曾持麈尾引金根,万乘前头草五言。 疏讲青龙归禁苑,歌抄白雪乞梨园。 朝惊云气遮天阁,暮踏猿声入剑门。 今日西川无子美,诗风又起浣花村。 |
| 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 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 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 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 |
| 东林一泉出,复与远公期。 石浅寒流处,山空夜落时。 梦闲闻细响,虑澹对清漪。 动静皆无意,唯应达者知。 |
| 得道即无著,随缘西复东。 貌依年腊老,心到夜禅空。 山宿驯溪虎,江行滤水虫。 悠悠尘客思,春满碧云中。 |
| 方寻莲境去,又值竹房空。 几韵飘寒玉,馀清不在风。 |
| 清晨相访立门前,麻履方袍一少年。 懒读经文求作佛,愿攻诗句觅升仙。 芳春山影花连寺,独夜潮声月满船。 今日送行偏惜别,共师文字有因缘。 |
| 禅客闻犹苦,是声应是啼。 自然无稳梦,何必到巴溪? 疏雨洒不歇,回风吹暂低。 此宵秋欲半,山在二林西。 |
| 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 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 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 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
| 郑生驱蹇岘山回,传得安公好信来。 千里阻修俱老骨,八行重叠慰寒灰。 春残桃李犹开户,雪满松杉始上台。 必有南游山水兴,汉江平稳好浮杯。 |
| 东山访道成开士,南渡隋阳作本师。 了义惠心能善诱,吴风越俗罢淫祠。 室中时见天人命,物外长悬海岳期。 多谢清言异玄度,悬河高论有谁持。 |
| 方袍相引到龙华,支策开襟路不赊。 法味已同香积会,礼容疑在少施家。 逸民羽客期皆至,疏竹青苔景半斜。 究竟相依何处好,匡山古社足烟霞。 |
| 高吟欲继沃州师,千里相寻问课虚。 残腊江山行尽处,满衣风雪到闲居。 携来律韵清何甚,趣入幽微旨不疏。 莫惜天机细捶琢,他时终可拟芙蕖。 |
| 修持百法过半百,日往月来心更坚。 床上水云随坐夏,林西山月伴行禅。 寒蜩远韵来窗里,白鸟斜行起砌边。 我爱寻师师访我,只应寻访是因缘。 |
| 所思劳日夕,惆怅去西东。 禅客知何在,春山到处同。 独行残雪里,相见白云中。 请近东林寺,穷年事远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