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看春尽此江濆,花自飘零日自曛。 空有慈悲随物念,已无踪迹在人群。 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钟声竹外闻。 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 |
| 昨日东林看讲时,都人象马蹋琉璃。 雪山童子应前世,金粟如来是本师。 一锡言归九城路,三衣曾拂万年枝。 休公久别如相问,楚客逢秋心更悲。 |
| 后集寄将何处去,故山迢递在匡庐。 旧僧独有云皋在,三二年来不得书。 别后道情添几许,老来筋力又何如。 来生缘会应非远,彼此年过七十余。 |
| 道林谈论惠休诗,一到人天便作师。 香积筵承紫泥诏,昭阳歌唱碧云词。 红楼许住请银钥,翠辇陪行蹋玉墀。 惆怅甘泉曾侍从,与君前后不同时。 |
| 大士生天竺,分身化日南。 人中出烦恼,山下即伽蓝。 小涧香为刹,危峰石作龛。 候禅青鸽乳,窥讲白猿参。 藤爱云间璧,花怜石下潭。 泉行幽供好,林挂浴衣堪。 弟子哀无识,医王惜未谈。 机疑闻不二,蒙昧即朝三。 欲究因缘理,聊宽放弃惭。 超然虎溪夕,双树下虚岚。 |
| 流水何山分,浮云空中遇。 我生无根株,聚散亦难固。 忆昨斗龙春,岩栖侣高步。 清怀去羁束,幽境无滓污。 日落九峰明,烟生万华暮。 兹欢未云隔,前笑倏已故。 四时难信留,百草换霜露。 离襟一成解,怅抱将何谕? 惊泉有余哀,永日谁与度? 缅思孤帆影,再往重江路。 去去忽凄悲,因风暂回顾。 |
| 一别东林三度春,每春常似忆情亲。 头陀会里为逋客,供俸班中作老臣。 清净久辞香火伴,尘劳难索幻泡身。 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
| 闻道还沂上,因声寄洛滨。 别时花欲尽,归处酒应春。 聚散同行客,悲欢属故人。 少年追乐地,遥赠一沾巾。 |
| ...松露槎枿。 忽然飞动更惊人,一声霹雳龙蛇活。 稽山贺老昔所传,又闻能者惟张颠。 上人致功应不下,其奈飘飘沧海边。 可中一入天子国,络素裁缣洒毫墨。 不系知之与不知,须言一字千金值。 |
| 妙域三时殿,香岩七宝宫。 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 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 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 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 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 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 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 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 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 |
| 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 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寻。 新年芳草遍,度日白云深。 欲问微官去,悬知讶此心。 |
| 丈室掩孤灯,更深霰雹增。 相看云梦客,共忆祝融僧。 语合茶忘味,吟欹卷有棱。 楚南山水秀,行止岂无凭。 |
| 零落嗟残命,萧条托胜因。 方烧三界火,遽洗六情尘。 隔岭天花发,凌空月殿新。 谁令乡国梦,终此学分身。 |
| 幽寂旷日遥。 林园转清密。 疲疴澹无豫。 独坐泛瑶瑟。 怀挟万古情。 忧虞百年疾。 绵绵多滞念。 忽忽每如失。 缅想赤松游。 高寻白云逸。 荣吝始都丧。 幽人遂贞吉。 图书纷满床。 山失蔼盈室。 宿昔心所尚。 平生自兹毕。 愿言谁见知。 梵筵有同术。 八月高秋晚。 凉风正萧瑟。 |
| 又忆西岩寺,秦原草白时。 山寻樵径上,人到雪房迟。 暮磬潭泉冻,荒林野烧移。 闻师新译偈,说拟对旌麾。 |
| 中年偶逐鸳鸾侣,弱岁多从糜鹿群。 紫阁道流今不见,红楼禅客早曾闻。 松斋月朗星初散,苔砌霜繁夜欲分。 一览彩笺佳句满,何人更咏惠休文。 |
|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乍来松径风露寒,遥映霜天月成魄。 后夜空山禅诵时,寥寥挂在枯树枝。 真法尝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 佛川此去何时回,应真莫便游天台。 |
| 吾观文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重。 身上艺能无不通,就中草圣最天纵。 有时兴酣发神机,抽毫点墨纵横挥。 风声吼烈随手起,龙蛇迸落空壁飞。 连拂数行势不绝,藤悬查蹙生奇节。 划然放纵惊云涛,或时顿挫萦毫发。 自言转腕无所拘,大笑羲之用阵图。 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叫呼。 信知鬼神助此道,墨池未尽书已好。 行路谈君口不容,满堂... |
| 廊下题诗满壁尘,塔前松树已皴鳞。 古来唯有王文度,重见平生竺道人。 |
| 西岩一磬长,僧起树苍苍。 开殿洒寒水,诵经焚晚香。 竹风云渐散,杉露月犹光。 无复重来此,归舟凌夕阳。 春寻采药翁,归路宿禅宫。 云起客眠处,月残僧定中。 藤花深洞水,槲叶满山风。 清境不能住,朝朝惭远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