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兴如烧,难留住陕郊。 五湖携磬去,几夜在船敲。 犀迹来沙岸,蝉声起树梢。 南方未迴日,何处暂编茆。 |
| 曾听道公语,先师爱此梅。 但知傅说老,不记若年栽。 半树枯仍发,疏花晚自开。 方兄头又白,常喜故人来。 |
| 惹云非手植,自与薜萝交。 雨过苔侵影,秋来月照巢。 锡寒枝上挂,偈好叶中抄。 谁见僧行绕,烟凉夜磬敲。 |
| 故园梅树三年别,长忆看花溪雪晴。 巧出疏篱更萧散,近遭碧水更分明。 扬州何逊足诗兴,茅屋巳公无俗情。 画图忽见转愁绝,遥想月华枝上生。 |
| 禅舍因吟往,晴来坐彻宵。 春通三径晚,家别九江遥。 巢重禽初宿,窗明叶旋飘。 住期应未定,谢守有诗招。 |
| 间身无所滞,独去背春城。 望越乡心断,迎嵩隐思生。 野禅依树远,中饭傍泉清。 相府如投刺,分题有竺卿。 |
| 秋风何事趣归期,人物凄凉渡欲垂。 学道须从年少日,苦心直到岁寒时。 近来乡国无消息,老去情怀怕别离。 愧我徒增怀橘念,弊裘犹自客京师。 |
| 分手风波路几千,侵寻老境百奇缠。 一官得饱亦劳矣,大士忘情犹泫然。 北道音尘长断望,西庵香火不无缘。 是身脱使先朝露,图像聊依十七贤。 |
| 拄杖不能倚靠,稳跨布袋打坐。 莫怪喷嚏不成,鼻孔元来无窍。 |
| 古寺一盂饭,弊衣三岁尘。 相应维帝祝,子已得袍新。 范叔复何望,原生甘自贫。 归看五湖上,终有泛舟人。 |
| 身衣竺乾服,手援牺氏琴。 繁声不愿奏,古意一何深。 晏景托孤艇,倦飞还旧林。 阖闾城下寺,几里认钟音。 |
| 自人仃另后,闻过海邦居。 不得陪乡话,空烦寄远书。 林声随雨散,溪影度云虚。 若遂东游计,终朝到子庐。 |
| 和靖肘后诀,不曾埋土中。 烦师试寻看,寻得报衰翁。 |
| 参寥灯一点,不审是谁传。 晚识纲书记,元来在汝边。 |
| 填填车马走沙尘,中有伊人离俗氛。 千里不逢京下信,五年虚断海边魂。 何穷世事秋林叶,自在心灵晚岫云。 闻道西堂今粹隐,暮钟朝磬欲何云。 |
| 竹筇轻健草鞋宽,野外消磨半日閒。 病叶已霜犹蛮树,片云欲雨又归山。 灯分寺塔晴偏见,水隔渔家夜不关。 愧我莫如霜上鹭,霎时飞去便飞还。 |
| 办得四方游,孜孜讨入头。 归云起斋钵,高浪送行舟。 笠戴天童雨,鞋穿雪窦秋。 平常心是道,莫更问人休。 |
| 旧住赤城华顶峰,桂岩芝崦白云重。 弥天曾共习凿齿,人洛因寻陆士龙。 寒烛伴吟经臘雪,雨花开讲过晨钟。 浮沤一念归心起,本寺房前见偃松。 |
| 识得一,万事毕,庆快平生是今日。 佛祖单传无二心,生死洞然空四壁。 匆匆闻讣来归,不碍独行特立。 群峰叠乱青,远水漾虚碧。 寥寥天地间。 来去有何极,韶华自转春无迹。 |
| 下笔非能不自休,清谈不足第三流。 梦中读易疑神动,醉里吟诗想鬼愁。 飞鹘岂徒惊燕雀,骑驴直欲度骅骝。 此君须异无人识,惭愧当年遇褚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