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吼钟鸣索饭钱,牧牛耕种别人田。 淮师收得祖关在,一笛操江月满船。 |
| 陶令归时远公送,石苔秋雨步迟迟。 凌霄花在古松上,也笑向人人不知。 |
| 一枝清瘦早梅春,风味高如郭泰巾。 襟袖归来香未歇,要将佳句属诗人。 |
| 寒鸦成阵下遥村,冰合回塘镜一番。 虢虢溪流响何处,乱山无数不知源。 |
| 相从聊罢致书邮,情寄诗筒早晚休。 顾我未忘童子好,评君还向古人求。 缃奁启处云英馥,石鼎煎来雪浪浮。 多谢徐卿分顾渚,报之琼玖两相收。 |
| 寄语山中好看客,待与诸郎醉秋色。 诸郎作诗学东坡,笔力骎骎清到骨。 由来习气相薰蒸,千古勾吴张季鹰。 鲈鱼斫鱠饮入夜,哦诗坐对风窗灯。 好向少陵赓客至,樽酒盘餐正相似。 请师净扫壁上尘,准拟临时醉题字。 |
| 久雨败沼荷,晓风猎岩桂。 人各动归思,子独谋远逝。 峡门去来舟,日显声利计。 扣舷数得失,子独寻师锐。 径山天尺五,披光出蒙翳。 云居接庐阜,荐福踞鄱汭。 维此三大老,从之可卒岁。 玉泉亦清冽,纵饮争挽袂。 南极百十城,一一尽所诣。 宁使茧生足,肯畏雪封砌。 更忆大瞿昙,捐身求半偈。 |
| 一径雨苔深,新居雅称心。 天花飘昼讲,池草伴春吟。 施食山禽下,题门野客寻。 此中堪宴坐,何必在双林。 |
| 昔年在伊洛,林壑每相从。 对扫竹下榻,坐思湖上峰。 自言伊洛波,每起沧洲忆。 今兹道行游,千里东南国。 都门汴河上,柳色入青烟。 流水向淮浦,归人随越船。 东南方林巘,万壑新流满。 小桂绿应芳,江春行已晚。 蔼蔼赤城阴,依依识古岑。 一去谁复见,石桥云雾深。 |
| 闻道山中出入稀,偶来溪上笑谈微。 野云不管田袍薄,寒逼瘦肤相伴归。 |
| 四壁萧然犬自驯,年来食粥甑生尘。 相逢未暇寒温语,请效参寥作故人。 |
| 十里西畴路半砠,短辕无力困瘏痡。 支筇预作渊明具,瓮有乌程不用沾。 |
| 隔宿不问道,此语幼所闻。 汩没尘土中,岁晚方得君。 学道戒怠情,成功在精勤。 勤哉勤道者,取名不徒云。 别来十二秋,东游遍温鄞。 持呪动至暮,坐禅常达昕。 寸阴古所惜,君今惜余分。 兢兢穷昼夜,直欲忘斋薰。 轩昂冲天鹤,那容混难群。 我老懒成癖,见君但欢欣。 茅斋无一物,坐对柏子焚。 忽然舍我去,翩若风中云。 |
| 予心每淡泊,世路多变诈。 枭鸣与鹏怪,何用思弹射。 空山虽夜行,猛虎终不怕。 功名未逢时,壮士且出胯。 七尺无竞躯,市人应亦讶。 有香知害身,抉脐见穷麝。 一朝珠出渊,百金未酬价。 尔寻远公去,絜钵庐峰下。 我趋仁义急,不解如陶谢。 |
| 南山四至分明也,一日元来十二时。 两个泥牛齐著力,矛头淅米剑头炊。 |
| 南山鳖鼻虽无毒,触著依前解丧身。 不信当头揩痒看,浑钢底也没全人。 |
| 南冈新路平,东岭新亭成。 岭上松万株,岭下泉一泓。 松未龙鳞老,泉曾虎迹行。 虎去岂不渴,松今岂不生。 泉无百尺绳,安见甘与清。 松无百岁人,安见千丈荣。 道人能喻道,莫使世人惊。 我来开醉眼,不似阮步兵。 |
| 海日照吟轩,江风动庭树。 此景乐闲情,何人识高趣。 登楼独南望,杳杳空烟雾。 |
| 静躁各所好,是非安能辨。 声利如我仇,云泉若相勉。 寂寂深林中,芳兰自堪搴。 |
| 群峰耸危碧,倒影沈空江。 清景生晚晴,冷色涵虚窗。 消摇纵吟赏,能使吾心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