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 君王既行幸,法子复来仪。 虚室香花满,清川杨柳垂。 乘闲道归去,远意谁能知。 |
| 朝看法云散,知有至人还。 送客临伊水,行车出故关。 天花满南国,精舍在空山。 虽复时来去,中心长日闲。 |
| 真心不废别,试看越溪清。 知汝机忘尽,春山自有情。 月思华顶宿,云爱石门行。 海近应须泛,无令鸥鹭惊。 |
| 道性轻为别,荒城夕照阴。 波涛归路远,云木旧山深。 夜定依霜岛,中飡狎野禽。 禅房清景在,飞瀑映疏林。 |
| 偶從支遁约,深夜宿闲房。 窗静灯遗烬,庭寒树有霜。 禅心论的的,尘事省茫茫。 又说天台去,林间扫石床。 |
| 共君方异路,山伴与谁同。 日冷行人少,时清古镇空。 暖瓶和雪水,鸣锡带江风。 撩乱终南色,遥应入梦中。 |
| 禅子自矜禅性成,将来拟照建溪清。 南看闽树花不落,更取何缘了妄情。 |
| 营营是与非,前乐后还悲。 今世已如此,他生愿似师。 禅房空旦暮,画壁半陈隋。 绕径苍苔迹,幽人来是谁。 |
| 寒寺唯应我访师,人稀境静雪销迟。 竹西落照侵窗好,堪惜归时落照时。 |
| 八十山僧眼未昏,独寻流水到穷源。 自言共得龙神语,拟作茅庵住洞门。 |
| 相寻如有事,独去似无依。 海内山游遍,江边寺始归。 题诗当路少,乞食入城稀。 肯学寻常辈,忙忙为紫衣。 |
| 杖锡游方外,丛林历几春。 息心修道者,铁脊坐禅人。 泉落岩千丈,天空月一轮。 眼前清境界,不识世间尘。 |
| 梵译千篇广,归心一念生。 浮杯识海岸,持钵去王城。 雨彴春莓滑,香盆漏叶轻。 遥知守庵虎,先辨锡环声。 |
| 恰是闻师到,持筇又欲归。 去云黏木屐,飘叶泊禅衣。 不敢生离思,应愁损道机。 故人如见问,为说志渔机。 |
| 破衲卷秋云,入山深更深。 近闻营梵刹,应不累禅心。 寒瀑泻苍壁,晚花生古林。 遥思明月夜,谁听颖师琴。 |
| 释子来何处,庐山复太行。 翻经淹岁月,补衲犯冰霜。 浩劫尘缘尽,弥天觉路长。 智珠元不染,好去照殊方。 |
| 青萝翠竹锁禅关,门对松林第一湾。 白发老禅应有道,等闲随客达前山。 |
| 南朝山半寺,谢脁故乡邻。 岭上非无主,秋诗复有人。 高禅星月近,野火虎狼驯。 旧许陪闲社,终应待此身。 |
| 宴坐凌霄峰顶寺,时时音信得相闻。 十年寥落长为客,四海交游少似君。 杨柳重青相送处,鹭鸶洁白自成群。 寒思会面知何日,百里溪山隔暮云。 |
| 昔年离别浙河东,多难相逢旧楚宫。 振锡才寻三径草,登船忽挂一帆风。 几程村饭添盂白,何处山花照衲红。 不似投荒憔悴客,沧浪无际问渔翁。 |